云南省2025年非遗系列活动6月举办,聚焦多内容并推四大口号
为切实执行国家领导人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指示精神,全方位展示云南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发展,云南省将于2025年6月13日至16日,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设立主会场,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以及“七彩云南·非遗焕新购物月”系列活动。同时,全省各地将同步举办212场非遗主题活动(其中线上62场,线下160场),共同打造“非遗无处不在,非遗人人共享”的文化盛宴。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它主要关注青年传承人的培育、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以及科技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等方面。为此,我们推出了四大宣传口号:非遗,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人民的非遗,由人民共同享有;传承技艺、心灵与薪火,展现人物、物品与生活;科技助力保护与传承,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含云南省文物局)以及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联合承办了此次活动,其中七大核心板块尤为引人注目。首先是“研培计划”十年的丰硕成果展示。在6月12日至18日期间,昆明市文化馆将举行云南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的成果展览。展览将通过实物陈列、现场表演、互动体验以及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展现这十年来的研修培训成果。自2015年起实施,云南省五所院校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进行了1779人次的培训,有效促进了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此外,主会场的启动仪式上,新晋的传承人也将登台亮相。6月14日晚上8点,主会场活动将在景洪市的告庄西双景隆重开幕,届时将呈现非遗快闪、动态巡演以及沉浸式展演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云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35位新入选的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将通过视频发表寄语,这一环节将在现场进行播放,此举标志着全省范围内超过百场的非遗主题活动已全面启动。此外,非遗展览、巡回演出以及快闪活动将在全市范围内同步展开。6月14日至15日,剑川白曲、藏族弦子、彝族民歌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在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高铁站、曼听公园等场所举办快闪表演。每晚19:30,它们将在告庄西双景湄公河星光夜市进行巡演,旨在呈现一场民族文化盛宴。此外,还将进行非遗展销展示以及互动体验活动。6月14日至15日的每晚18:30至22:30,告庄西双景精心布置了六大主题展区,展品包括陶器制作、金属锻制、纺织刺绣等共计8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现场还安排了非遗知识问答和幸运抽奖环节,旨在提升公众的参与热情。此外,还有“遇见云南·非遗公开课”全国版的首播活动。6月14日下午4点至6点,一场以“云南非遗焕发青春活力:传统技艺与数字潮流的交融”为主题的公开课直播活动即将展开,届时青年传承人们将分享短视频制作技巧以及“非遗与旅居”相结合的实践案例。自2021年开播以来,公开课已成功举办了37期,从本期开始将正式升级为全国版。此外,活动还将着重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活动期间,现场举办了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特别关注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亮点内容。通过举办法律知识问答活动,增强了公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及新修订的“文物法”的理解。此外,还有“云物共生息 南风文采集”的采购大会同期举行。6月13日至16日,于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及其他场所,举办了云货市集、非遗美育研学路线展示以及民族服饰“变身体验”等活动,旨在探索非遗与不同领域融合的新路径,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助力。
据了解,除了主会场的活动,全省各地还将根据实际情况举办非遗技艺的展示、文创产品的展销以及互动体验等多种活动。这些活动旨在创造非遗消费的新场景,进而唤起公众对非遗的浓厚兴趣和热爱之情。省文化和旅游厅诚挚邀请媒体朋友们拿起相机和笔,记录下这场盛会,让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以及当地居民都能体验到“云南生活”的独特魅力。我们共同肩负起守护、传承和利用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责任。
来源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
编辑 张楠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