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无人机表演创纪录!吸引众多游客,China Travel实火

重庆又整花活了!

6月17日晚上9点钟,重庆见证了又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诞生,该纪录为“由最多无人机构成的空中造型”。

从4月份至今,重庆的无人机表演已经累计接近30场。

重庆同时迎来了超过1858万的游客,旅游收入实现了16.3%的同比增长,而国外游客的数量更是增长了10倍。

观赏完无人机的精彩表演后,外国朋友们深感震惊:我国,究竟还隐藏着多少我们尚未了解的“神秘”之处?

最新消息,“全球第一网红”,也想来中国逛一逛。

野兽先生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八亿忠实粉丝,他此次来华,其影响力恐怕远超甲亢哥,必将引发一场空前的热潮。

不得不说,“China (中国行)”实火!

往昔岁月,外界普遍看法是,我国乃一发展中国家,经济困顿,生活条件简陋,城市交通状况混乱。

这种刻板印象,在美国博主彼得的心中也是根深蒂固。

这位在全球拥有数百万忠实粉丝的知名网络红人,计划利用免签政策,亲临我国,一睹风采。

他选择了自认为没有多大名气的重庆,却在这里被彻底折服。

逛街途中,他原本以为脚下是平坦的路面,然而临近边缘时,他惊讶地意识到,自己竟然站在20多层高的楼顶之上。

他租赁了一部车辆,意图借此证明自己不会因道路状况而感到迷茫,然而一驶上道路便迷失了方向,辨不清路口所在。

即便想要返回酒店的个人住所,也得先向数人询问路径,内外穿梭,经过多次换乘电梯,最终方能抵达。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李子坝车站,火车竟然能够从一座高楼大厦的19层楼中间穿梭而过,而居住在楼上楼下的人们却并未受到任何干扰,该休息的休息,该忙碌的忙碌。

此处周边的多座建筑物均已实施隔音措施,故而火车驶过时,噪音水平仅维持在60分贝。

他在视频中展示的8D奇幻都市,凭借高科技的装饰,宛如一座巨型迷宫,吸引了众多外国游客前来一探究竟。

无独有偶,一位印度大叔,一直以为中国起码落后印度10年。

浏览了众多外国网友发布的关于中国旅游的视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忿:为何他们总是选择前往中国而非印度观光?在印度,各方面的发展似乎都要超越中国!

他怀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踏上旅程,抵达深圳机场便感到焦虑不安,这里宛如一个科幻的乌托邦,四周弥漫着浓厚的科技气息。

宽敞的接待大厅,其顶部呈椭圆形设计,内部照明与色彩搭配得当,即便是印度民众极为重视的卫生间,也配备了自动冲洗功能,始终保持洁净如新。

他特意乘坐了地铁、高铁,甚至公交,全面感受了交通的舒适性、速度与便利性。

无论身处何地,5G信号都能实现全面覆盖,即便是在高铁以3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时,信号依然稳定不受干扰。

就连一个山区小县城,基础建设和发达程度,都远远超越了印度。

数日之后,他似乎摆脱了“楚门的世界”,这并非中国仅比印度先进十年,实际上印度的落后程度已达到中国的一百年。

高科技的普及,让人们感受到中国的先进和强大。

然而,外国人依旧抱有疑虑,尽管这里是个传说中盗贼横行的地区,虽有趣味,但真的安全吗?

为此,一对英国夫妇在长沙,专门做过一次“钓鱼”式安全测试。

他们俩将装有水、茶叶及零钱的包裹放置于共享单车的前置车篓中,随后悄然躲至对面的咖啡厅进行观察,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等待,无人对他们的包裹产生兴趣。

他们感觉无聊,就不管那个包包,跑去橘子洲玩耍。

用餐之际,他们仍旧坚持进行安全检验,将笔记本电脑开启,置于餐桌之上,而他们则移步至另一张餐桌,继续享用晚餐。

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其他就餐者纷纷避开使用笔记本,转而前往其他餐桌耐心等待。

他们俩在尴尬的氛围中悄然离去,一边沿着街道前行,一边交流着各自的所思所感:在这个国度,人们可以随意携带贵重物品,夜晚也能独自踏上归途……

夜幕降临,他们重返那辆存放背包的自行车旁,不禁惊喜交加,原来,经过六七个小时的等待,背包竟然奇迹般地留在了车筐之中。

这对夫妻面对摄像机,严肃认真地说道:这份安全感并非依赖摄像头的累积,而是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善良,以及井然有序的社会管理之中。

到中国做安全测试,这成了老外们的一个乐子。

亚历克斯·凯奇这位美国人士,在上海也进行过一场性质相近的实验。

他将一些钞票塞入背包,刻意将装有开启的苹果笔记本电脑的背包放置在繁忙咖啡馆门外的小桌上,同时,在附近位置安装了一部监控设备。

等他溜达一个多小时回来,发现东西还原样放着,丝毫未动。

播放了视频后,他发现在这段期间,络绎不绝的人群路过,却无人对那些物品表现出任何好奇心,更不用说触碰一下了。

他的这段视频在油管迅速收到数10万以上的点赞。

有网友评论指出:若是在美国,当你关闭电脑的瞬间,实验或许就已经宣告结束。

各大媒体的网友普遍认为:安全旅游,首选必须是中国。

也有网友指出,我国存在一定的“隐患”,并且这种“隐患”始终如影随形。

那就是中华美食太多了,一不小心,就会吃胖。

即便不提那些外国朋友偏爱聚集的知名大饭店,比如重庆的枇杷园、西安的唐乐宫等,单是街头的小吃就足以让他们陶醉其中,难以离去。

欧洲小老外在洛阳,35块钱买了满满一桌子好吃的。

蒸饺、烧麦、酸浆面条、鸡蛋汤以及各式小菜,她一一品尝,直至吃得饱胀却仍未尽兴。她感慨,若是在欧洲,这样的美食盛宴至少得花费350元。

又好吃又便宜,怎会不让人惦记。

河南的碳水食品颇具吸引力,而东北的炖菜,尤其是那锅杂烩,更是让远道而来的美国游客在品尝后,味蕾体验了一场震撼的盛宴。

东北姑娘远赴美国成婚,利用免签政策,带领远在美国的亲人一同回到了她的东北故乡。

铁锅炖煮的食材丰富多样,丰收景象令人赞叹,再加上小镇特色的家常菜肴,众人纷纷赞叹不已。

美国公公携全家来到中国欢聚一堂,共同享受美食,此番经历让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幸福得几乎泪流满面。

外国游客抵达我国后,不乏那些热衷于游览西安并品尝当地特色凉皮肉夹馍的,同样,还有不少人在成都和重庆的火锅天堂中,尽管辣得嘴唇红肿,却依然不愿离去。

麦炫疯这位美国友人,对水果街情有独钟。起初,他吃甘蔗、龙眼和猕猴桃时,都是直接吞咽,不加咀嚼。

经过各位摊主的耐心指导,我才了解到吃甘蔗时应当将渣滓吐掉,而在享用龙眼和猕猴桃时,去除外皮会让它们更加可口。

物美价廉且美味可口,若经此路过,自是万万不可错失良机,于是不妨大量购买,仿效沙僧那般,满载而归。

在抵达我国之前,那些自诩身材管理严格、饮食健康的洋人,面对我国琳琅满目的美食,纷纷收起了伪装。

短短十天,仅仅是在几个地方随意游走,我的体重便迅速攀升。

归国的外籍人士们,对西方饮食已感厌倦,急切地渴望重返中国,去探索那些独特的风味,即便是对臭豆腐和松花蛋这样的小吃也跃跃欲试。

他们也终于理解,为啥中国政府都开始提倡并鼓励减肥了。

中国有句古话: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

去年七月,我国向54个国家推行了144小时的过境免签政策,国内接纳的口岸数量也相应增加至38个。到了去年年底,免签入境的游客达到了1744.6万人次,这一数字较前一年同期增长了123.3%。

2024年12月,入境免签政策得到升级,过境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同时,可供选择的入境口岸数量也增加到了60个。

今年五一假期(5月1日至5月5日)期间,入境旅游的外国游客数量达到了111万人次,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将近40%。

在我国的旅行中,那些前来留影的海外游客体验到了真挚与宽厚,同时亦巧妙地消除了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

深信不断进步的东北大学,将为这些“国际访客”带来更多惊喜,同时也将让全世界更多的人得以目睹其风采。

关键词:旅游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