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网友热议!中国旅行博主在埃及坐公交被宰客的经历?
近期日本网民正就中国某位旅游达人赴埃及的见闻展开讨论,该达人据闻长期从事全球旅行拍摄活动,此次他在开罗搭乘公共交通时,司机询问其身份归属,他不知如何应对便临时变通,声称自己是日本人
未曾料到埃及司机立刻漫天要价,开出的车费是标准价十倍:20埃及镑(EGP);韩某从青年旅社了解到乘坐公交车只需2埃及镑;最终与司机协商将价格砍至五倍;虽说埃及镑面值较小,但令人不快的是遭遇差别对待的加价;因时间紧迫,他也只能付了这笔钱……(10埃镑 ≈ 1.5元人民币)
这段视频在外网上传开来,引发日本网友纷纷吐槽:
“诶?无论去哪里,因为说中国人会被打吗?”
现在人们还觉得日本人很有钱吗?其实现在中国这边才是遍地都是富豪呢。
近日有篇文章在网络上提及,假如身处异国他乡,若遭遇一些孩童围堵,只需表明自己是中国人,他们便会马上离开。
……
为何日本人常遭遇“吃亏”境遇?这背后存在几项缘由。多数地区对日本人的认知仍停留在经济泡沫时期,认为他们资金雄厚、态度和善,且不议价即便当前日本经济不再那么兴盛,"日本人=好宰"的印象在许多地方依然存在,而且日本人有个特点是在国外特别会装,比如埃及司机一听说乘客是日本人,就立刻报出一个离谱的价钱,由此可见以前被坑的日本旅客数量相当可观
东方民众在外界的观感就迥然相异了。近年来他们频繁往来西亚和撒哈拉以南地区,擅长讨价还价且立场坚定,若交易无法达成便选择离开。商贩们心里都有一把尺子:标价过高反而会失去买卖机会。那位自媒体创作者原本打算换个“风险较低”的伪装,却意外地符合了“易受骗者典型”的设定。
然而,哄抬价格并非埃及独有现象,在国外欺瞒外地旅客的情况随处可见,去得地方越多,越明白所谓的“游客优惠价”其实早已是普遍做法。日本这种地方,人们已经适应了公开标示价格,购票时参照标识,打车按计价器收费,即便是景区,也很少出现临时涨价的情况,这确实在全球范围内算是特例了……由此可见,去日本旅游是一种值得再次光顾的体验,而有些地方,一旦去过一次,就未必愿意重游了……
还有许多人不明白,在国外生活时“为何不直接表明自己是中国人?”这就涉及到更为深奥的心态了。在海外特别是在局势不稳或对中国存在歧视的地方,部分华人会下意识地隐瞒自己的国籍背景,并非他们不热爱祖国,而是出于规避麻烦的考虑。他们觉得这样能“过得更顺当些”,可以减少被盘问、被纠缠的次数,甚至以为他人对“日本人”的态度会相对温和一些。
这种想法,其实很理想化。它仿佛是用自己脑中勾勒的“旁人眼中的日本人”来掩盖内心对“自身归属”的焦灼。简而言之,其中暗藏着自我怀疑。并非他热爱日本,而是他不愿被看作他所恐惧的“中国观光客”模样——吵闹、无礼、蛮横、随意抓拍。然而麻烦在于,无论怎样伪装,别人是否欺负你,不取决于你的言辞,只看你是否容易欺负。你一副心虚的样子,说什么都没用……
决定采取何种国家伪装并非重点,个人交流手段和立场才是核心要素。不必耗费心思去想模仿哪国人更稳妥,不如出发前先确认费用,并且最好白纸黑字记录在案。一旦察觉不妥,立刻掉头离开,这种做法比任何国籍身份都来得有效,但鉴于那位博主的真实遭遇,今后我肯定不会考虑前往埃及。
关联阅读:
挺好笑的一件事……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