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海边游玩暗藏风险,多地消防部门紧急救援被困游客
炎炎夏日,许多人选择前往海边度假消暑。在海滩上,他们往往在岸边或礁石附近尽情戏水。然而,一旦遭遇暴雨或潮汐上涨等恶劣天气,海滩便潜藏着安全隐患。近期,各地消防部门频繁接到游客在海边游玩时遇险的紧急报警。
游客赶海遇涨潮被困 消防紧急救援
近期,山东日照的消防队伍接到民众的紧急求援,了解到有五名游客在海滩公园进行赶海活动时,不幸遭遇涨潮,被封锁在一处礁石上。救援人员迅速驾驶橡皮艇抵达现场,观察到被困者与岸边相距约一百米,而海潮仍在持续上升,水位已完全覆盖了礁石及游客的双膝。
消防员帮助被围困的孩子们及其亲属登上橡皮艇。接着,他们驾驶橡皮艇将两名游客送至岸边,而剩下的三名成年游客则在消防员和当地渔民的帮助下,也顺利地被转移到了岸边。据消息,这五名游客都来自外地,由于没有留意到潮水的上涨,直到发现退路已被潮水完全淹没,才不得不拨打119求助报警。
不久前,在浙江余姚杭州湾的海域,十多名游客在潮水退去后追逐螃蟹时,不幸遭遇潮水猛涨,被困在了海滩上。接到紧急求助后,当地的消防和民警等救援队伍迅速出动,投入到救援行动中。由于被困游客分布在不同地点,救援人员迅速穿上救生衣和救生圈,第一时间跳入海中,进行了一对一的救援工作。
此刻,海潮持续攀升,水位已超过成年人腰部的高度。救援队伍步行前往被困者所在地,为他们逐一穿上救生装备,然后逐一搀扶,将他们安全地救上岸。幸运的是,救援行动迅速,十几位游客均未受到严重伤害。
今年四月,青岛消防队同样收到了民众的紧急求助,报告称在某景区内,有两名青少年被困在离岸边大约200米远的一个小岛上。那时正值潮水上涨,通往小岛的小径已被海水覆盖,由于现场礁石众多,无法满足橡皮艇下水的要求,救援人员便绑上漂浮绳,涉水前往被困者的所在地。在为他们穿戴好急流救生衣并系好安全绳后,他们被护送安全返回了岸边。
海边游玩 这些安全隐患勿忽视
消防部门表示,在沿海地区游玩时,游客遭遇危险的情况多与海潮上涨有关,同时,被称为“海滩暗流”的离岸流,也是海边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之一。
海水涨潮速度快 有时不易察觉
山东日照,被誉为“日出初光先照”的胜地,每到夏日,那片碧蓝的海水、清澈的蓝天以及金色的沙滩,总能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留下足迹。然而,就在这热闹非凡的暑期,水域安全事故也进入了高发期,成为一年中最为危险的时段之一。
山东日照市消防救援支队阳光海岸站站长李珂表示,海边发生的游客遇险事故大多与海水涨潮有关,此类事故几乎占据了海边各类安全事故的七成比例。为此,我们进行了一项海水涨潮的实验,结果显示,在2米高的礁石区域,海水涨潮仅需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将整个礁石区域完全淹没。在这些平坦的礁石之上,海水涌涨的速度尤为迅速;同时,这些礁石也极其隐蔽。因此,许多粗心大意的游客往往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便被大海所困。
离岸流:表面平静具迷惑性 危险性极大
除了潮汐的波动,被称为“海滩隐形杀手”的离岸流,同样构成了海边的一大安全隐患。这种离岸流,又称“裂流”,它发生在强风拂过海岸时,海水受风势影响,不断向外海涌动,并在岸边堆积。当堆积的海水过多,便会沿着沙滩的平行方向流动,最终汇聚成一股力量强大的水流,这股水流以垂直或近乎垂直于海岸线的角度,流向大海。离岸流流动迅猛,表面看似平静,极具误导性,因而其危险性极高,很容易导致人员遭受伤害。
此外,在沿海地区的滩涂区域,由于淤泥的厚度不均,肉眼难以准确辨识,这往往使得对环境不熟悉的游客陷入困境,难以脱身;另外,一些海滨景点并未安装防护栏,海浪冲击岸边时容易形成漩涡,游客在行走时若不慎滑倒,便可能被卷入波涛之中;同时,夏季正是海蜇频繁活动的季节,这种有毒的海洋生物一旦与人接触,便会分泌毒液,引发中毒。
选择安全水域 规避风险安全游玩
消防部门特别提示,游客在前往海边游玩时,务必挑选那些经过安全评估的水域,坚决避免踏入尚未开发或对外开放的区域,尤其要避免让未成年人未经指导自行下水,以防发生不测。
在山东青岛的小麦岛海域,近期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享受赶海踏浪的乐趣。鉴于小麦岛乃一离岸岛屿,每当退潮时分,岛周围散布的诸多礁石便会显露出来,为游客们提供了靠近大海、拍照留念的便利条件。然而,关于这些礁石的安全性,关注的人却并不多。
消防员提醒大家,不同地区的潮汐变化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因此,在前往海边之前,游客们应当提前关注并掌握当地的涨潮时间。切记,在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不要在礁石上逗留过长时间。
李珂,日照市消防救援支队阳光海岸站的站长提醒说,游玩海边前需留意潮水涨落情况。以日照市为例,该地每日有两次潮涨潮落,而不少沿海地区则是一日一涨一落,且各区域潮汐变化各异。游客在海边景区游玩时,可以向工作人员咨询,或通过海边公示的展板以及媒体应用程序来获取相关信息。
在留意潮汐变动的同时,面对诸如离岸流等潜在风险,我们应如何采取自救措施呢?消防部门指出:
在海边嬉戏之际,若不幸陷入滩涂的泥泞之中,务必保持镇定,同时立即实施科学的自救方法。
国家水域救援青岛大队分队长韩冠男指出,直接原地强行拔腿往往难以成功,此时我们应采取缓慢转动身体或腿部的动作,以此在腿部与淤泥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进而缓缓将腿抽出。
消防员指出,游客若不幸在滩涂上摔倒,应立即增大与泥泞的接触范围,并展开双臂以分散自身重量。接着,应尽量转身,以匍匐前进的姿势向岸边挪动。在此过程中,同行者可使用木棍、竹竿等可拉扯的工具,通过施以援手,协助被困者成功登岸。
消防部门提醒,去海边游玩应选择安全水域,切不可前往未开发或未开放的区域,更不要盲目带未成年人下水,以免发生意外。
(央视新闻客户端)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