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在敦煌开幕,丝绸之路成焦点

今日,敦煌迎来“第四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的盛大开幕,众多来自全球的各国政要、前政要、汉学家、学者以及文化界人士汇聚一堂。作为此次会议的重要附属活动,“一带一路”与“丝绸之路”主题图书展也同期启动。在这场展会上,福州青葫芦公司耗时九年精心制作的八米长巨作——《丝绸之路》,以六种语言呈现的立体书形式,吸引了中外观众的广泛关注,成为了文化领域的一大亮点。

(第四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在敦煌隆重开幕)

在本次大会的举办期间,当代世界出版社携手外文出版社、三联书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众多知名出版社,共同汇聚了200多种、共计500余册的多语种读物。同时,这些读物以创新的“图书+文创”沉浸式展览形式呈现。聚焦“一带一路”和“丝绸之路”等主题的深度阅读材料,值得特别关注的是那幅长达八米的《丝绸之路》立体长卷,它生动地描绘了从长安到罗马的千年丝路——在纸艺的再现下,楼兰佛塔与波斯波利斯的遗迹仿佛重获新生,驼队商旅仿佛穿越了历史的沙尘,缓缓走来。中华、英伦、法兰西、西班牙、俄罗斯、阿拉伯六种语言所讲述的丝绸之路传奇,借助智能点读技术,使得莫高窟的壁画、撒马尔罕的集市等场景仿佛开口述说,让观众在轻触指尖的瞬间,得以逾越语言的隔阂,细细品味文明交融的千年历史脉络。

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对该书的立体书六语点读功能给予了高度赞扬。

(葡萄牙籍汉学家代表体验《丝绸之路》立体书六语点读功能)

青葫芦公司的董事长林柄洋对其创作理念进行了阐述:他深入挖掘传统纸艺的精华,并赋予了其现代科技的新形式。随着数字技术的运用,那些已经消失的驼铃声得以再次响起,这本立体书因此成为了连接古今文化的桥梁,让读者得以亲自感受文化交融的生动节奏。

李双伍,当代世界出版社的社长,强调指出,这本书巧妙地结合了先进的数字科技与人工智能,通过全方位、立体的方式展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文明风貌和贸易交流,为全世界的读者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认识东方美学的方式。众多中外观众在书页前驻足,沉浸在阅读与立体场景的互动中,从而实现了从阅读中国到品味中国的认知飞跃。

(《丝绸之路》立体书长安城立体场景展示)

这部倾注匠心的巨型画卷,采用直观且生动的创新手法,让丝绸之路文化穿越时空,进入全球的视野。在文明交流愈发关键的当下,它以纸张为桥梁,让历经千年的丝绸之路精神在立体画面中焕发出新时代的辉煌,为增进文化间的相互理解、推动人类文明的共同兴盛注入了勃勃生机。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