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举办非遗活动新闻发布会 发布五大亮点举措推动文化建设
天津,5月26日,中新网报道,天津市于今日举行了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以及第六届“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的新闻发布会。在此次发布会上,揭晓了五大亮点举措,旨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将大运河的文化脉络串联起来。同时,活动着重展示了运河沿线八个省市近一百项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致力于打造具有天津特色的“津派”文化品牌,并携手各方共同促进大运河文化带的繁荣发展。同时,针对“上合文旅嘉年华”这一品牌,我们推出了众多文旅精品项目;这些项目中巧妙地融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生动地讲述了上合组织的故事、中国的故事以及天津的故事。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天津市西青区供图)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的负责人宗成灵透露,本次展示活动涵盖了启动仪式、年画艺术精品展览、非遗项目的展卖、非遗创新研讨会、非遗主题演出、互动体验以及西青非遗坊等多个环节。此外,还整合了天津的非遗资源,举办了“走进非遗品味天津”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专题活动。游客们可以通过参与讲座、观赏展览、品尝美食、欣赏演出以及漫步市集等多种方式,从多个角度深入了解非遗代表性项目,欣赏非遗的独特魅力,体验非遗的无限风情。此外,我们还将策划并呈现“非遗传承之夜”这一特色节目,旨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深入解读天津运河文化的内涵。
在会议中,公布了2025年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目录。依据弘扬津派文化的需求,致力于促进非遗与旅游的深度结合,推出了众多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示范项目。这些项目着重于场所、载体、渠道以及机制等方面的打造。据悉,自2023年起实施该项目,天津河西区西岸非遗体验馆、南开区古文化街曲艺沉浸式演出、北辰区小淀国际当代艺术园区等众多项目应运而生,并逐步积累了显著的基础和成果。继前两批项目成功推出之后,津药达仁堂中医药博物馆与健康生活馆、和平区七弦古琴非遗体验地标、武清区运河不夜城等更多项目即将相继亮相。(完)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