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叠加六一,亲子出游热,新中式亲子游成热门之选

观察发现,端午节与“六一”儿童节叠加,使得亲子出游的比重显著增加。根据平台提供的数据,在此期间,亲子游订单的比重高达35%,而国内亲子酒店的搜索热度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5%。以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为核心的“新中式”亲子游和研学游,成为众多家庭出游的首选。

在湖南汨罗市的屈子文化园中,众多游客,包括亲子团队和研学团队,聚集在屈子祠前,亲身感受了一场穿越千年的祭屈仪式。与此同时,不远的场地里,一场以《橘颂》为题的民乐演奏快闪活动正在进行,使得现场气氛瞬间达到了高潮。

余嫣,一位学生和游客,站在碑林前,欣赏了古韵悠扬的音乐表演;目睹了众人将粽子投入汨罗江,以此缅怀屈原;这些体验让她的今天过得既充实又快乐;她衷心希望未来还能有机会重游此地。

在端午佳节,此地举办了水上祭拜屈原、龙舟竞渡、百粽盛宴等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络绎不绝地前来。预计在端午假期,每日的游客数量有望超过一万人次,创下今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湖南汨罗屈子文化园的文旅部门负责人周杨表示,截至目前,与去年同期相比,游客数量增长了56%,而在收入方面则实现了78%的增幅。今年,无论是家庭亲子游还是学生群体,参与热情都相当旺盛。

在汨罗香囊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里,众多市民和游客纷纷参与香囊的制作过程。五彩斑斓的丝线在大家灵巧的指尖不断穿梭交织,一个个简约而精致的“粽子”形状香囊逐渐展现出它们初步的轮廓。目前,预约体验这项服务已经提前预约到了七月。

汨罗市民郑思表示,若携孩子前来体验,不仅有助于传承我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让小朋友们对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江西德安、景德镇等地区,孩子们通过参与水稻育苗研学、包粽子、陶艺捏塑等活动,领略到了农耕文化的韵味和传统民俗的吸引力。

周子菱游客表示,她不仅学会了亲自制作粽子,还掌握了诸多粽子的相关知识。她了解到,粽叶需预先煮沸以使其柔韧,而绑绳时需交叉系牢,这样才能确保粽子不会松散。

操芸欣,浮梁县瑶里镇东埠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完成陶瓷拼贴画后表示,她觉得这项活动极具价值。

(总台央视记者 刘颖 丁雅妮 陈茜 王妍 张胜强)

关键词:亲子游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