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出游热潮涌动,成旅游市场鲜活景象

农村居民出游热潮涌动,正成为旅游市场的鲜活景象。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表明,在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国内旅游的人数达到了17.94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农村居民参与国内旅游的人数达到了4.76亿,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9.2%。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在旅游上的消费也达到了0.32万亿元,同比增长39.6%。这两个增长比率均超过了城镇居民的增速。

不论选择跟团游览名胜古迹,抑或自驾游遍周边风光,现今,众多乡村居民已将旅行融入日常生活,这不仅增添了生活的色彩,同时也为文化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有钱有闲,旅游消费意愿强

盱眙县白鹤村的村民徒忠香近期给自己安排了一次短暂的休憩,她与儿子及其家人一同前往南京,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

在鸡鸣寺、玄武湖、秦淮河、夫子庙等著名景点度过白日的时光;夜晚,则乘坐古典风格的游船欣赏美景,并品尝红豆元宵等地方特色美食。“我们清晨出发,直至晚上七八点钟才抵达酒店。期间,我们还泡了温泉,探访了孩子们钟爱的海底世界。”徒忠香感慨道,在回家的前夕,她为孙女选购了寓意吉祥的“状元豆”,同时为亲戚朋友们准备了当地的特产和创意产品。算下来,4个人一共花了1万多元,“给家人花钱,心里高兴!”

徒忠香今年56岁,身为一位种植大户,家中拥有超过50亩的葡萄园,以及400亩的小麦和水稻。“五月初正是葡萄疏果的关键时期,以往总是忙碌得不可开交,几乎没有时间去旅游。”徒忠香这样说道,以往疏果全靠人力,既耗时又费力;而现在,只需借助一把电动工具,轻轻一扫,就能留下大小适宜的一串果实。在50亩葡萄园中,疏果的工作量已经减少到了原来的十分之一。

借助科技的强大助力,种植大户得以在繁忙中抽出空闲。在葡萄园中,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精确的滴灌;而在水稻和小麦田中,旋耕机、插秧机、无人机等现代化设备被广泛应用,从育秧、插秧到植保、收割,整个流程实现了机械化,这不仅大幅减少了人力需求,也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科技农业带来了丰硕的成果,电子商务则助力销售腾飞。在抖音这个平台上,从事直播销售的徒忠香被网友们亲切地誉为“葡萄奶奶”。她感慨地说:“以前得把葡萄拉到街上售卖,而现在,它们可以直接从园中送往全国各地。”她脸上洋溢着笑容,兴奋地透露,收入至少增长了二成。

徒忠香核算了一下:葡萄、水稻、小麦的年收入高达70万元,而且每年还能拿到稻谷、小麦的补贴,还有购买农机的补贴——通过节约成本和提升效率,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他的钱包确实是鼓了起来。

经济宽裕,闲暇充足,近年来,徒忠香每年都会踏上旅行的征程,足迹遍布北京、上海、云南、安徽等地。“过去只能守着家里的土地,哪儿都不能去,现在我要去更多的地方看看!”徒忠香如此说道。

交通便利,坐上公交去旅行

近两年来,崔随祥63岁高龄,培养了一个新的兴趣:他开始关注众多旅游博主,频繁浏览网络上的旅游视频,同时,他自己也动手拍摄了许多。

崔随祥,这位来自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米山镇米东村的老者,一生从事着泥瓦匠的辛勤工作。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开始对旅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瞧,很多人都在给我点赞呢。”崔随祥指着自己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一段旅游视频,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近日,崔随祥邀上几位老友,乘坐首班城乡公交车前往陵川县王莽岭景区观光。他兴奋地说:“如今乘坐城乡公交直达高平市客运中心无需费用,而后换乘仅需一元的‘1元公交’便可抵达其他地点,出行变得极为便捷!”

抵达客运站后,崔随祥注意到当日的公交车数量异常庞大,他感慨道:“咱们高平的铁佛寺真是热闹非凡,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游览。”

出门旅游乘坐公交车在当地颇受欢迎。在晋城的各个县,都设有通往乡镇、其他县城以及旅游景区的公交服务,而在市区,则有直达河南郑州、焦作等地的跨省公交。这些线路共同编织成了一张便捷的交通网络,且票价低廉,极大地便利了当地居民的出行。

不长时间,崔随祥和他的朋友们便登上了开往王莽岭景区的公交车。那辆车平稳地驶过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道路两旁的绿树成荫,景色宜人。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晋城路段全长582公里,一旦全线贯通,便将众多乡村串联起来,沿线景区也因此吸引了大量游客,游客数量显著上升。

经过一小时行程,公交车终于到达了王莽岭风景区。崔随祥发现老年人购票享有折扣,便用节省下来的费用购买了一张缆车票。乘坐缆车上升时,他拿起手机记录下太行山的壮丽景色,并发送给家人:“我们也来感受一下这美景吧!”

午后,崔随祥搭乘返程的公交车驶向晋城市区,打算晚间观赏打铁花表演。他向同伴们提及:“听闻王莽岭景区附近有条锡崖沟的挂壁公路风光旖旎,今日未能成行,待有机会我们再来游玩吧!”崔随祥与朋友们如此约定。

业态丰富,县域游成新选择

天空呈现出清澈的蔚蓝,五彩缤纷的鲜花如同瀑布一般从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顶端倾泻而下,与孩子们的灿烂笑容相互映衬——这幅画面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东华镇新柳村村民王言琼手机中的一张照片,照片拍摄于楚雄市区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彝人古镇。王言琼感叹道:“真没想到景区经过‘换装’后变得如此美丽,我还带着孩子去体验了插花,既有趣又实惠!”

在禄丰的恐龙谷景区观赏古生物化石、尽情嬉戏于水花之中,于彝人古镇景区中沉浸于花香的环绕,登上紫溪山俯瞰四周风光、采摘新鲜的樱桃……王言琼夫妇经常携同他们的两个小孩,在周末选择自驾出行,这次他们把目的地锁定在了楚雄州,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

抵达旅行的首个目的地,我们来到了禄丰的恐龙谷景区。景区内开展了花车游行等趣味活动,逼真的恐龙模型与孩子们欢快互动,为游客们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遇到‘巨龙出没’的场景,孩子们兴奋异常。”王言琼补充道,“此外,我们还购买了恐龙形状的雪糕和拼图,收获颇丰。”

王言琼不禁感叹,县域旅游业态的不断创新让她感到惊喜连连。在彝人古镇景区的鲜花会客厅,各式花卉争奇斗艳。这里不仅比以往更加有趣,还兼具了云南的独特风情。王言琼迫不及待地拍照留念,购买鲜花,并品尝了美味的玫瑰拿铁咖啡。她带着孩子前往古镇附近的虎门夜市,品尝了各种小吃。此外,游乐设施也更加丰富,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玩得尽兴。

县域旅游业态更加多元,服务也更加周全,使得更多农村居民受益。在楚雄市紫溪镇,枝头挂满了鲜红的樱桃,周兴昌这位紫溪彝村樱桃种植户的采摘园和农家乐内,游客们欢声笑语不断。“每人采摘费用20元,樱桃任吃;农家乐一桌8人消费约三四百元,桌上座无虚席。”周兴昌介绍道,这里吸引了众多周边游客,高峰时期一天的收入可达6000多元。

楚雄州的县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我们正持续深入挖掘,力求凸显地域特色,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保卫表示,当地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更倾向于在省内或州内进行旅游,这一趋势推动了旅游市场的向下延伸和规模扩大;同时,日益增长的周边游和县域游需求也促使相关部门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并在旅游产品供应方面持续进行创新。

关键词:农村旅游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