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连五洲·七彩云南,第21届东盟华商会诠释根魂梦内涵
为深度融入我国“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战略,充分发挥海外侨胞的文化资源优势,6月12日至17日,以“侨连五洲·七彩云南”为主题的第21届东盟华商会在我国西南边陲的开放前沿——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成功举办。
由中国侨联携手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盛会,以文化交流为桥梁,通过回顾历史、艺术展示和公益活动,深刻揭示了“根”“魂”“梦”的时代精神,彰显了侨联组织在汇聚侨界力量、传承民族文化、增进民心相连方面的特殊贡献。在这片铭记着南侨机工英勇事迹的土地上,一场穿越时空的交流即将拉开序幕。
以史为鉴:侨联深耕文化根脉,筑牢民族认同之基
云南省侨联始终将“根”之文化、“魂”之精神、“梦”之追求作为新时代侨务工作的中心轴线。在庆祝抗战胜利80周年及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借助第21届东盟华商会的平台,以南洋华侨机工队的历史作为文化纽带,我们通过组织实地考察、文艺表演等多种活动,促进了华侨的爱国情怀与边境开放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使对“根”的认同在侨心中深深扎根,将“魂”的力量汇聚成侨界的共同力量,并以“梦”的宏伟蓝图指引着华侨们的行动方向。
1939年,32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听从陈嘉庚的召唤,舍弃了海外舒适的生活,投身滇缅公路这一“抗战的生命线”,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确保了国际援华物资的顺畅运输。他们的英勇事迹不仅成为了华侨爱国精神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敌的生动写照。
在此次东盟华商会的举办期间,我们安排了侨胞们观看《滇缅侨心》这部音诗画作品,并带领他们参观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通过这些活动,让年轻的华侨们深切体会到了前辈们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深厚家国情怀。
以艺传情:《滇缅侨心》舞台剧,演绎侨魂的时代回响
6月15日夜晚,东盟华商会的特别文艺活动将呈现一场令人陶醉的视听盛宴,届时将上演原创音诗画《滇缅侨心》。这部由致公党云南省委、云南省侨联文促会以及昆明艺术职业学院共同制作的舞台剧,以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为背景,以“侨心报国”作为核心线索,通过音乐、诗歌和多媒体影像的融合,生动展现了南洋华侨机工在民族生死攸关的抗战时期,毫不犹豫地回国,投身滇缅公路前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抗战生命线”的英勇事迹,以及他们的后代继续传承这一精神,投身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感人故事。
《滇缅侨心》以感人的角色群像和诗意化的艺术手法,刻画了南洋华侨机工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同时展现了他们在民族自主和国家复兴事业中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同时,也鲜明展现了数代海外华人对故土的深厚情感、始终如一的真挚情怀,他们踊跃投身于改革开放以及国家建设的伟大征程,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历史足迹。这深刻揭示了华侨最显著的特征——爱国心、家乡情、对家人的关爱,这正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精神所在。《滇缅侨心》不仅是对历史的一次艺术颂扬,更是新时代中华儿女传承侨魂、共同实现中国梦的壮丽赞歌。借助深入人心的视听感受以及跨越时代的情感纽带,观众得以深切体会华侨群体在实现民族复兴征程中所展现的非凡活力与璀璨文化光辉。
图源:德宏州委宣传部
以行践诺:侨联搭建公益桥梁,促进民心相通
文化交流不仅仅是回顾历史与展现艺术,更是实际行动的体现。云南省侨联一直坚守“侨胞热爱祖国和家乡”的优良传统,不仅引导侨商和侨企在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还鼓励他们投身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公益活动中。缅甸、老挝等地,侨联开展了“侨爱心·光明行”医疗援助行动,为白内障患者提供了免费的手术治疗;“侨心书屋”项目则致力于向边境学校捐赠书籍,助力孩子们点燃阅读的梦想;“忠魂归国”活动则使抗战英雄得以叶落归根。
侨联还借助“文化中国·味道云南”中华厨艺班这一平台,向东南亚各国推广云南的美食文化;同时,通过举办“云南非遗文化展”,向世人展示了白族扎染、傣族剪纸等传统手艺,让全球目光聚焦于“云南生活方式”。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海外人士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更以文化为纽带,构筑了民心相连的桥梁。
南侨机工的英勇事迹被赞颂为热血史诗,而《滇缅侨心》则是对其进行了艺术上的颂扬;公益活动的温馨传递,以及非遗文化的世界级展示,云南省侨联都以文化为桥梁,将“根”“魂”“梦”这一时代主题转化为具体而微的实践。在这片绚烂多彩的云南大地上,东盟华商会不仅扮演着经贸交流的舞台,还成为了汇聚侨情、传播文化、增进人民之间友谊的精神港湾。
在未来的日子里,侨联将坚持不懈地以文化作为航行的船只,以侨胞为搭建的桥梁,助力中华文化的传播至全球各地,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来自侨界的力量。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