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香港等地沙滩现黑色油性颗粒物,多部门已启动应对措施
最近,网络上接连出现帖子,指出深圳、香港以及惠州等地的众多知名海滩出现了黑色的油脂状颗粒。据相关部门透露,目前,多个部门已经联手采取行动,致力于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一个优质的游玩氛围。
大梅沙区域:基本排除本地陆源
及大鹏湾海域污染可能
夏日正是人们喜爱亲近水边的美好时光,因此海滩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众多人度假消暑的热门选择。近几年来,网络上频繁出现网友热议的话题,指出惠州某些沙滩呈现出独特的黑色。通过互联网检索,我们可以轻松地发现,在端午节假期来临之前,深圳和香港等地的游客们也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他们在海滩游玩时遭遇的类似油脂状颗粒物的经历。
针对网友广泛关注的大梅沙沙滩出现的黑色油性颗粒物现象,记者了解到,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盐田管理局先前已多次进行现场巡查和沿岸设施检查。经过与上级部门和有关专家的研讨分析,该局已基本排除了本地陆源污染的可能性。关于网友提及的“疑似海面油污”现象,盐田海事局进行了专门的海洋巡逻,并对锚地接收污油水的船只、供应油料的船舶以及施工船舶等港口作业船只进行了彻底检查。经检查发现,在近期内,盐田海域内并未出现因船舶事故导致的溢油或操作不当引起的污染事件。
截至目前,相关部门已明确指出,市区各级机关均强调,黑色油性颗粒物的生成缘由尚需深入调查并明确。
专家建议:建立跨区域联合排查机制
多地沿海区域频繁出现黑色的油脂状颗粒,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近期,记者特地采访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文标先生。金教授指出,这种现象并非局限于某一特定区域,自今年5月份以来,汕尾、惠州、深圳东部以及香港等地的多个海滩都发现了类似的污染物。这一情况充分表明,这种污染现象具有明显的跨区域特性。
目前,盐田区多个部门对工业排放、港口作业等陆源污染环节进行了全面检查。结合深圳海事局的核查数据,可以确定该黑色物质并非源自盐田本地,且近期深圳东部水域并未发生船舶溢油事件。因此,金文标提出,有必要构建跨区域联合排查机制,对海域进行海面巡逻、水下探测等多角度监测,并强化海滩清洁工作和游客警示,以预防污染风险。后续需持续追踪,协同治理。
大梅沙海滨公园:
多措并举提升游客游玩体验
近期,记者实地探访了大梅沙海滨公园,观察到沙滩和海面上并未发现明显的油污、黑色油渍或是粘稠物质。公园管理方透露,他们每日都安排保洁人员巡视并清理,一旦发现异常状况,会立即向上级报告。
为了增强市民和游客的游玩感受,相关负责人透露,大梅沙海滨公园已经连续数日安排所有保洁人员每天清晨开始沿着沙滩的潮水线进行彻底的清扫,同时增加了人手,组建了专门的清理小组,他们全天在海岸线上来回巡查,进行持续的清理工作。大梅沙海滨公园采取多种措施,如广播宣传、现场口头提醒,并在显眼处增设警示标志,来警示游客注意不要接触黑色油性颗粒。一旦游客不慎接触到这类颗粒,公园的工作人员会迅速提供援助,协助他们进行清洁处理。
据最新消息,自“五一”长假开始,大梅沙海滨公园已经全面启动了旺季的运营保障机制。负责人指出,为了应对季节性洋流和季风带来的藻类及漂浮物,公园已增配了笊篱、抄网等清理工具,旨在确保问题能被迅速发现并得到及时处理。此外,公园还加大了清洁用品的供应量,确保洗手间和洗手池的清洁用品质量上乘,为游客提供充足的洗手液、擦手纸等清洁用品。同时,在主要救生岗台也配备了清洁用品,以便游客能够方便快捷地取用。除此之外,我们还将迅速协助那些有特别要求的旅客处理各类问题,致力于为他们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