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南京上演,开启心灵守护之旅
南京,6月9日——敦煌虽遥,一纸书信却可牵动岁月。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于2025年的国内巡演中,首站于6月7日至8日在南京精彩呈现。在这场融合前沿数字技术的“戏剧元宇宙”中,观众不仅得以享受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更是在心灵深处踏上了守护“大美敦煌”的旅程。
音乐话剧《呼唤·敦煌》在南京上演的精彩瞬间,中国国家话剧院提供的演出照片。
本剧采用了“人工智能+三维技术+实时影像+真人动画相结合”的创新手段,通过60米宽的彩色等级屏幕,颠覆了传统的演出方式和舞台布局,巧妙地融合了历史与未来的元素,以及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特色,打造出一个令人身临其境的观赏环境。
舞台上,随着经过数字修复的莫高窟壁画缓缓铺展,21世纪的实习生张燃与20世纪“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在精神上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一场对话由此拉开序幕。在剧中,演员张艺兴扮演两位角色,一位是艺术家常书鸿,另一位是青年研究员张燃,他在这两位角色之间自如地穿梭,跨越了万里的空间和百年的时光。
敦煌的代表性造像生动逼真,15首原创音乐巧妙地与古典舞及现代舞相结合,七条威亚巧妙悬吊,飞天形象在空中翩翩起舞,多媒体影像与实际场景完美对接,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仿佛身临其境地体验敦煌洞窟与壁画的艺术魅力。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南京演出剧照。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该剧的“受到召唤”主题蕴含了三层深意:首先,在1935年,常书鸿被敦煌莫高窟的艺术魅力所吸引;其次,到了2035年,青年张燃受到了常书鸿精神的激励;最后,这两者相互交织,激发了当代观众对敦煌艺术珍品以及历代守护者所散发出的魅力的深刻感悟。
田沁鑫,该剧的编剧与导演,同时也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的院长,她指出,敦煌文化深植于我国,却属于全人类。她从“莫高精神”中汲取了艺术的灵感与创新的力量。通过将中国戏剧的精神与前沿的数字技术相结合,她让这千年文明重焕生机与活力。她的目标是把辉煌的中华文明推向世界,这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肩负的使命。
在南京站的这场演出中,制作团队特地邀请了来自南京聋人学校的100名听障青少年来到剧场。舞台上两侧的大屏幕实时显示着歌曲的歌词字幕,同时,有专业的手语老师在观众席上同步进行翻译,确保观众能够准确理解剧情。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南京演出剧照。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据悉,该剧还将在兰州、成都两地继续演出。(完)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