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湖南农机企业参展新变化,出海迫在眉睫
在不久前落幕的第四届中国与非洲之间的经贸博览会中,侃财君注意到,与往届相较,今年参展的农业机械企业数量显著增加,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是初次参与此类展会。
变化,来自于湖南对非农机贸易的新趋势。
6月15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众多市民纷纷涌入,为参加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而来。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辜鹏博现场捕捉了这一幕。
6月14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众多市民纷纷涌入,他们热衷于参与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现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辜鹏博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盛况。
“太多非洲客户上门,出海迫在眉睫”
在全国农机产业的大框架下,湖南省的规模农机企业其主营业务收入占据了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特别是在丘陵和山区的小型农机领域,其优势尤为突出。目前,这种优势在非贸易领域表现得愈发显著。
怀化八方顺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典笒于6月16日向侃财君透露,由于非洲客户络绎不绝,公司迫切需要拓展海外市场。该公司生产的微型耕耘机在国内市场表现优异,位居前三,且其产品已远销全球80余国。此前,公司仅向非洲发送过少量样品,却未曾料想非洲客户对其情有独钟。
李典笒的表现似乎带有几分炫耀的意味,然而这背后实则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十年前,我国生产的微型耕耘机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仅为10%,而如今,全球90%的微型耕耘机均产自我国。
以怀化八方顺机电有限公司生产的迷你型耕作机械为例,其价格亲民,种类繁多,且性能与价格比极高,非常适合非洲地区的中小农户选购。今年,该公司正式进军非洲市场。
湖南制造的小型农机设备以其轻巧便捷、适用范围广泛以及高性价比而著称;在非洲众多农业国家中,由于人口众多且以小规模农户为主,对这类农机的需求量尤为巨大。得益于中非之间深厚的友好合作关系,湖南的农机与非洲的农户们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局面,湖南对非洲的农机出口贸易额持续攀升。
位于被誉为“中国小农机之乡”的娄底市双峰县,截至今年前五个月,该县规模以上农机企业自主出口的金额已达到1.32亿元,其中对非国家地区的出口额超过15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3.6%。
湖南农友机械集团在此领域表现卓越,2024年其非出口业务增速实现翻番,特别是碾米机和木薯挖掘机等设备,在非洲农民中颇受欢迎。有着多年援非经验的我国农业专家黄智指出,非洲市场上中国制造的农业机械日益增多,尤其是湖南制造的碾米机,在非洲多个国家广受欢迎。
“你需要什么,我就造什么”
非洲农机市场潜力巨大,然而,外部面临欧美、日本等农机企业的激烈竞争,同时,国内其他省份的农机企业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湖南的农机企业该如何把握这一发展良机呢?
刘若桥董事长指出,并非“有什么就卖什么”,而是“你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在非洲农机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湖南农友机械集团之所以能够取得碾米机畅销的成果,关键在于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和错位竞争策略,以及紧密贴合非洲用户实际需求的研发和生产。
在激烈的大宗农机市场竞争中,刘若桥注意到,木薯作为主食,在非洲众多国度普遍栽培,然而,与木薯种植及加工相配套的农机设备,市场却尚存空白。
针对市场需求,湖南农友机械集团成功研发了包括木薯种植、挖掘、收集、运输、加工在内的全套设备。考虑到非洲地形地貌的多样性,该集团生产的木薯挖掘机能够适应不同土壤和地块的作业需求。在本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湖南农友机械集团与来自莫桑比克的合作伙伴达成了合作意向,并计划一次性采购价值500万元人民币的木薯挖掘机。
怀化八方顺机电有限公司积极拓展非洲市场,并已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市场运营策略。该公司深入分析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及市场特点,将非洲市场细分为东非、西非、南非和北非四个主要区域,并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专门生产微型耕整机。以东非市场为例,那里的消费者偏好充气轮胎;而在南非,消费者更倾向于实心轮胎。
在我国,每三台履带式拖拉机中,就有两台产自湖南农夫机电。据该公司副总经理刘彦诚透露,该公司的主打产品——履带拖拉机,以大马力著称,然而在非洲市场,消费者更倾向于小马力的农业机械。因此,今年公司计划专门生产一批中小马力的拖拉机,以出口至非洲市场。
周志,长沙桑铼特公司的总经理,强调指出,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定制服务,是本公司的一大核心竞争力。该公司依据非洲市场的特定需求来打造产品,在今年首次参与中非经贸博览会之际,便成功签订了数笔重要订单。
“从单个产品到产业链,把‘4S店’开到客户家门口”
在非洲市场深耕细作的过程中,众多湖南的农业机械企业自出海伊始便确立了产业链意识,并积极深度参与和融入当地的市场环境。
自2011年始,中联重科进军非洲农业机械市场,重点推广轮式拖拉机、收割机和打捆机等一系列产品。与此同时,该公司便着手实施本土化战略布局。
非洲市场布局逐渐成熟,中联重科凭借其领先的技术、设备以及综合解决方案,有效推动了非洲农业的升级换代。该企业在中国对非洲出口的农机领域长期占据前三名,已然成为非洲最重要的农机出口企业之一。
长沙桑铼特公司今年在非洲市场的拓展计划中,将建立农场作为核心目标。该公司计划通过这一示范农场的种植活动,向非洲展示农业机械的使用效果和性能特点,进而更有效地培育市场,拉近与当地消费者的距离。周志如是说。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精飞智能展位人气旺。
湖南的无人机制造企业精飞智能,在进军非洲市场时,选择了从无人机操作技能培训入手。在本年度的中非经贸博览会上,该公司与马里共和国的迪亚巴特进出口商务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涉及金额超过200万元,内容包括无人机的出口业务以及相关的培训技术服务。
龙永坚,精飞智能的董事长,明确指出,公司计划在非洲市场逐步拓展非无人机出口业务,首先实施技术输出策略,随后推进产品输出,最后实现智能系统的输出,通过这一系列步骤,逐步深入非洲市场。
相隔万里,农机的售后保养与服务,如何确保到位?
刘若桥表示,去年湖南农友机械集团在尼日利亚增设了一家新工厂,通过提供可靠的售后服务,促进了出口额的显著提升,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到整个产业链的拓展,将“4S店”服务延伸至客户家中。
作者|胡盼盼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