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山西调研:黄河一号旅游公路,骑行者赞‘车在景中骑’

人民网“行进中国”山西调研采访团

在仲夏清晨的阳光下,中国调研采访团乘坐车辆,自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城起程,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一路前行,穿梭于大山河谷,时而蜿蜒上升,时而缓缓下降。

在黄河天翼观景台,记者遇到了正在小憩的骑行爱好者。

景色实在迷人,我们不由自主地驻足细赏。曹幼苹女士,现年65岁,与她的丈夫在春节过后,从四川的乐山启程,沿着黄河的岸边骑行。他们前天在忻州的地界上骑行了一整天,并在当晚进行了休息调整,之后便继续踏上了新的征程。

谈及骑行体验,曹幼苹迫不及待地回应道:“先前查询路线时,发现山西拥有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兴奋不已。抵达后,亲身感受到了‘车行于景中’,此行确实没有白来!”

航拍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偏关段。偏关县委宣传部供图

记者持续前行,抵达了《中国国家地理》所评选出的“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的著名景点——老牛湾。黄河从这一地流入山西,沿途蜿蜒流淌,与高耸陡峭的山崖上蜿蜒的明长城在此处交汇。

我从上海驾车而来,此地的自然风光格外迷人。特别是老牛湾村,其古朴的风格和独特的韵味,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完美融合。“这里的雄伟长城和古老的城堡,为老牛湾景区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纷纷对老牛湾赞叹不已,村民们也因此得到了实惠。

吕庆文所在的“吕老大客栈”目前拥有五十间客房,每到周末及节假日,前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住宿需求旺盛。吕庆文原本在偏关县城经营电脑生意,近年来选择返乡创业。“起初经营并不顺利,老牛湾村并无显著名气,而且交通不便,即便有人想前来,也往往因为道路崎岖而中途放弃。”

随着旅游公路的贯通,事情有了转机。

游客数量显著增加,尤其在小长假期间,我们得额外雇佣三四位员工来协助。吕庆文如此说道。回想当初,仅有两张桌子和几间窑洞,而现在,他们已拥有超过50间客房,能够同时接待百余人住宿。这样的规模,让吕庆文夫妇的年收入达到了约30万元,相较于过去,增长了近10倍。

游客纷至沓来,老牛湾的乡村旅游因而兴盛,村里农家乐的数量已超过三十家,其中规模较小的农家乐年收入也能达到六七万元。偏关县老牛湾村党支部书记吕志国脸上洋溢着喜悦,“这旅游生意真是越做越香!”

黄河入晋第一湾——偏关老牛湾。人民网 卢鹏宇摄

老牛湾村凭借其生态资源,正朝着农林文旅康多业融合的方向迈进。农家乐、乡村民宿、生态康养、农业观光等多元化业态持续发展,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研学实践等创新项目也不断涌现,这些举措正推动着偏关黄河沿线长达30公里的旅游经济带蓬勃发展。

一条河流,一道风景。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开通,不仅将大河流域的景观串联起来,还催生了“黄河经济”:乾坤湾村根据游客需求,打造了高端的“民宿群”,助力村民增加收入、走上致富之路;万家寨村则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汽车旅馆,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关河口驿站的成功运营,更是促进了当地居民就业和收入的提升……

何蛟,偏关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管委会创投部部长,透露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偏关段全长53.26公里,覆盖了3个乡镇和13个村落。当地农家乐与民宿数量已增至60多家,总收入超过1000万元,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每人平均增加收入超过2万元。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在陵川的路段荣获了全国“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受欢迎的道路”的称号。该荣誉的图片由陵川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2018年,山西省明确提出要打造三大旅游支柱产业,修建三条一号旅游专用公路,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项目总投资接近千亿,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最终建成总长度达1.3万公里的旅游道路……到了2024年10月18日,山西的黄河、长城、太行三条一号旅游公路全部完工,这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形成了“城市与景点相连、景点与景点互通、城乡之间通达”的全面旅游公路网络。

从本年度开始,山西省计划用三年时间对旅游公路进行提升和优化,全面推动“路、景、村、业”的综合发展,精心打造“交通+”与“旅游+”的融合模式,旨在建立一个结构均衡、设施完备、功能丰富、特色鲜明、服务优质的旅游公路网络,将旅游公路建设成为山西省的自然风光展示道、文化传承之路、乡村振兴的助力带以及民众富裕的纽带。刘红、马立明、桑莉媛、麻潞、赵芳、武笑、卢鹏宇、董童、张超宁、马梦迪等人均不得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

关键词:旅游公路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