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与AI融合成全球经济新引擎,在上海多场景有哪些应用?
近些年,5G-A和人工智能这两大技术领域正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它们正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目前,5G技术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已经拉开序幕,5G-A技术正为AI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同时也为更加智能化的终端和网络环境带来更高效的连接服务。
近期,上海电信联合上海久事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华为,于“君子兰”号游轮上实施了全球首次的“数字室分上船与无线回传”技术方案,为游客提供了卓越的出行和通信体验。此外,5G-A技术亦在上海公交系统中得到了应用,推动了城市公共交通向智能化和数字化新纪元的迈进。
黄浦江上的游船观光活动是上海备受游客青睐的旅游选择,其日均接待游客量超过三万人次,而年度总接待量更是超过了四百万。然而,由于江面信号反射情况复杂,以及船舱对信号的阻隔,游客在观光过程中常常遭遇网络不稳定的问题,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网络体验。
为了攻克这一挑战,上海电信携手华为在游轮周边区域构建了5G-A的水陆综合网络布局,并首次在江岸边实施了5G-A的高频段网络,同时部署了5G-A C-Band 3CC的室内分布系统,将这一创新方案引入船舶。于黄浦江畔黄金地段设置宽频带5G-A高端基站,于“君子兰”游轮的舱内安装数字化室内分布X系统,借助高频CPE技术确保稳定回传,从而实现游轮上5G-A C频段的三载波全面覆盖。
实测结果表明,“君子兰”号游轮上配备的定制终端,其最高传输速度可达万兆级别;5G-A手机的实际下行速度峰值达到了3.1Gbps,上行速度同样出色,使得直播4K江景和瞬间传输高清照片成为可能。借助5G-A的优质网络,游客们可以轻松体验AI智能眼镜等多样化的移动AI服务,享受到智能导览和实时翻译等功能,而这些移动AI应用的操作也相当简便。
借助AI眼镜的辅助,我们不仅能体验到周全的智能导览服务,还能在高速网络的助力下,通过智能AI眼镜实现穿戴式、多模态的AI Agent互动。激活眼镜后,可进行持续的AI对话,涵盖识物百科、天气、交通等多种场景的问答交流,同时支持通过语音指令来触发拍摄录像、播放音乐等操作。AI眼镜充当着一位能够释放双手的私人数字化助手角色,它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移动人工智能接入方式以及一种新型的终端设备形态。
除了游船之外,上海的公共交通网络亦在5G-A技术的推动下迎来了变革。伴随着市民出行需求的日益增加,传统公交模式的问题逐渐显现,上海电信联合久事公交集团以及华为公司,引进AI技术,依托5G-A网络构建了智能公交系统,并实现了系统的首次投入使用。目前,这一系统已经覆盖了久事公交集团旗下的7200辆公交车。公交车内配备了高清晰度的监控摄像头,借助2.1GHz与3.5GHz的3CC 5G-A网络特性,能够实时传输高清视频画面,网络延迟控制在100毫秒以下,上传速度十分迅速,能够将道路状况、车辆动态以及乘客信息实时反馈至指挥调度中心。
智能公交系统不仅增强了乘客的乘坐体验,还显著提高了他们的满意度。该系统通过将车内摄像头捕捉的画面实时上传至云端,能够精确统计车内乘客数量并评估乘坐的舒适程度。久事公交公司推出的公交舒适度预测服务,已经广泛应用于超过5100辆公交车,预测数据每10秒钟更新一次,其准确率达到了惊人的95%以上。市民仅需借助手机即可实时掌握道路拥堵信息,从而科学安排出行计划;此举使得乘客的平均候车时间减少了6分钟,并且乘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也相应地从75%上升到了86%。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