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一趟侏罗纪公园,小C为何直呼还不如常州恐龙园?

愿者上钩

“一次就能把一辈子的苦吃完。”

小C在冲绳的酒店床上无力地躺下,这一幕成为了她度过侏罗纪公园全日游后的唯一记忆。

为了这次旅行,她清晨六点钟便启程,乘坐公交车,换乘接驳巴士,历经12个小时的辗转,最终却只体验了两个项目。

入口与店铺区域颇显宜人,员工服务态度亦颇为友好,然而,当天最令人心满意足的时刻,却仅限于此。

踏入园区,小C方意识到,真正的“侏罗纪挑战”才刚刚拉开序幕。尽管园区占地面积颇广,然而可供游玩的项目却显得屈指可数。

等候时间长达三个小时起步、缺乏遮阳设施、头顶上烈日炎炎、耳边充斥着刺耳的噪音,这简直就像是一场对耐力的极限挑战。小C苦笑着说道:“说实话,这可比我们那儿的常州恐龙园要辛苦多了。”

可让她真正觉得“破防”的,是票价。

官网数据显示,日本国内居民购票成人票价为6930日元,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是339元;相较之下,海外游客需支付8800日元,约合人民币431元。面对相同的设施与服务,游客需额外支付近100元人民币。

“同样排队暴晒,同样什么都没玩上,凭什么我们多花钱?”

这并非仅她一人的迷茫。在社交媒体上,针对“游客遭遇双重定价”、“体验不佳却遭误解”的抱怨声,正持续蔓延。

面对公众的质疑,运营商的态度非常“直接”:鉴于海外游客的购买力较为旺盛,因此产品定价会有所区别。

听起来离谱,却并非毫无根据。

依据日本观光局提供的信息,在2025年的第一季度,前来日本的游客平均每人花费了22.3万日元,这一数字是本土游客支出的三倍之多。

正因如此,日本部分地区率先尝试了“差异化定价”策略。例如,冲绳的侏罗纪公园之外,兵库县的世界文化遗产姬路城亦宣布,自2026年3月起,将针对本地游客和海外游客实施不同的票价政策。

从“消费能力”出发,这样的做法看似有其市场逻辑。

但问题也恰恰在这里:

当以“愿意支付更高费用”作为区分对待的依据时,那个以服务细致入微、对外关系友好而闻名的日本,似乎正在悄然经历某种转变。

而事实上,官方层面对这种变化的推动,早已有迹可循。

随着游客带来的收入对公共资源依赖性日益增强,日本政策制定者间普遍认同“以观光收入滋养财政”的理念正逐步形成共识。

今年六月,日本政府及自民党展开了一系列的商讨活动,其核心目的明确指向一点——促使外籍游客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被摆上桌面的方案包括:

根据数据统计,日本的旅游业呈现出显著的兴盛态势。在4月至6月期间,外国游客在日本的花费达到了2.525万亿日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8%,并且创下了季度新高。

若仔细分析,便会发现:人均消费额为23.8万日元,这一数字甚至较去年略有下降,降幅达到了0.1%。换句话说,尽管人数有所增加,消费总额却并未实现增长。

这一现象在机票价格方面也有所体现。以上海浦东机场为例,今年暑假期间,前往日本的机票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0%,与2019年相比更是降幅高达50%。

与此同时,游客数量的增加与体验质量的下降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而一些地区的承载能力已濒临饱和状态。

以北海道的美瑛町为参照,这个人口不足九千的农业型小镇,因一排白桦树的意外走红,成功跻身网红热门打卡地。

然而,过高的热度也引发了一系列不良后果——游客践踏农田、擅自拍照、随意丢弃废弃物……

最终,当地政府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一次性砍伐了整个白桦林,企图借此来疏散人群。为了进一步维护现场秩序,他们甚至在道路两旁安装了监控设备。

美瑛町的烦恼,实际上折射出整个日本旅游现状的缩影。

北海道至冲绳,日本民众对“数量庞大但质量欠佳”的旅游方式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反感。

有餐厅干脆贴出告示:“不接外国人,语言不通,人手不足。”

一些游客在社交媒体上抱怨称:“感觉像是置身于背景布中,拍完照片后就被要求离开。”

热情好客的外壳开始褪色,日式接待的耐心,也在一点点被耗光。

为了吸引客流从东京和京都等地转移到地方城市,日本航空与全日空相继推出了前往偏远小城镇的免费或打折航班。同时,星野集团和万豪酒店积极开发地方住宿资源,并激励游客前往“长门”、“山口”等地享受温泉和观赏樱花。

然而,地理的分布并未能彻底减轻所有的压力。因此,日本开始从“人力”方面寻求解决方案。

近年来,日本旅游业的发展焦点,已逐步转向了富裕阶层。据观光厅的统计数据显示:

那些消费水平超过百万日元的富裕型游客,尽管他们只占游客总数的1%,却为整体收入贡献了14%。

随后,日本市场上迅速出现了每晚收费高达1500万日元的极致奢华住宿,还有价值数百万日元的特色文化工艺之旅,以及针对社会顶层人士的深度旅游产品。

只不过,限流与涨价之间的博弈,远比预想中复杂。

以美瑛町为例,尽管白桦树已被砍伐,游客们依旧纷至沓来。当地政府实施了“停车收费”等新举措,但其效果究竟如何,仍未有定论。

这一系列策略,包括限制、引导、涨价以及分类等,其效果的好坏,实难做出简单的评判。

政策制定者眼中,这举动旨在填补财政和秩序的空缺;而对于当地居民而言,这则是对自身生活边界的自我维护。

对于那些早已对“日式温柔”习以为常的外国游客而言,他们所体验到的,或许是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失望。

日本依旧有它的美好。

随着价格不断攀升,限制措施日益增多,人们的语气也逐渐变得不再和善。此时,越来越多的游客或许会不禁自问:

“下次出境游,还会选日本吗?”

关键词:旅游体验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