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放弃省外游,家门口溜达一天,竟收获满满惊喜

原本打算在暑假的中间阶段带小孩子去省外游玩,然而,我发现孩子所重视的并非旅行的目的地,而是游玩时的快乐与否以及趣味性。

再加上这天儿热得跟蒸笼似的,外出旅行可能也是一种煎熬。

转瞬间想到,自我们抵达济南至今仅有一载,这座城市内涵丰富,实则尚有许多值得我们去细细探寻的美丽角落。

于是,我们就开启了一场轻松自在的家门口旅行。

漫步英雄山文化市场,感受那份浓厚的生活气息;踏入济南战役纪念馆,聆听那些过往的传奇故事;逛逛万达商场,欣赏那些琳琅满目的新奇商品;最后,漫步融汇老商埠,领略一番文艺的温馨氛围......

带着“漫无目的游逛”的轻松心情踏上旅程,未曾料想,仅仅一天轻松出行,便收获了无数的惊喜和丰硕的成果。

公交车是移动的课堂

一整天,我们完全依赖公交车出行。从我们的住所到老城区,单程耗时将近两小时,这无疑是一场真正的“长途跋涉”。

公交车上有一则标语:公交工具被视为民众的私家座驾,而驾驶者则充当了民众的专属驾驶员角色。

从坐下开始,无论是周围的环境还是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都显得格外周到而温馨,这让孩子能够无忧无虑地探索与学习。

公交车简直是空间认知的活地图。

车辆驶过那片熟稔的街巷,孩子瞬间激动地开口:“妈妈,这不就是我们踢球时常常路过的那条道吗?”

他又说道:“瞧,这家大型酒店,我们观看篮球比赛时曾将车停于此地。”

窗外的景色宛如一幅不断变化的拼图,逐渐将他所到之处的记忆串联起来,他的空间感知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悄然形成。

公交车还是流动的识字驿站。

当车辆缓慢行驶的时候,路边店铺的招牌就成了现成的识字卡。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逐个朗读,遇到不认识的字便勇于推测,或者直接向我请教。多数字词他们都很熟悉,这让他们感到颇有些成就感。新奇的招牌又给他们带来了不少惊喜,他们期待有机会去实地探访一番。

认字,就是路上最快乐的小游戏。

公交车也是无形的品德与社会课。

当车上人满为患,座位紧张时,他会主动让爷爷奶奶先坐下,自己则乐意站立,觉得这样也并无不妥。

在车窗旁瞥见那把安全锤,她好奇地端详着,询问着,美酒牢记了在关键时刻应当用其敲击那圆圈标记的玻璃部位。

这些琐事无需多言,孩子只需观察便知晓了遵守公德与保障安全之要。

商业中心里藏着数学和生活学问

无论喧嚣的英雄山文化市场,抑或是宏伟的万达广场,对于孩子们而言,都宛如踏入了一个充满感官与认知宝藏的广阔空间。

这些毛茸茸的玩偶,无论是小鸭子、小企鹅、小海豚还是小象,都制作得栩栩如生,让人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观赏,轻轻抚摸,连连称赞,以至于不愿离开半步。

这些充满创意和趣味性的形象,以及独到的设计风格,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将激发他绘画或作文时的灵感源泉。

这里简直是“应用题”的现实版!

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呢?结账后需要退回多少零钱?一年级学生需要学会的元角分计算,在现实购物的场合中显得尤为实用且直观。

促销活动堪称典范:比如满79元即可获赠玩具,充值100元即可享受优惠,或是以低价进行商品兑换——这些富有创意的销售手段,让孩子们在幼年时期便对“优惠”、“价值”以及“划算”等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样一来,他们将来在面对那些曲折复杂的应用题时,也就不会感到畏惧了。

商品的摆放本身就是一门学问。

各个卖场的东西可不是乱放的,都有规律的秩序。

玩具各自归类,零食各自归位;有按颜色排列的,有按大小区分的,还有根据形状来划分的……井然有序。孩子们只需一看,便能明了,原来“分类”这一概念,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二年级的第一单元学习中,我所需要的分类知识,实际上在逛商场时就已经开始了预习。

面对纷繁复杂的诱惑,我们无法全部满足,只能精选其中一两样最为钟爱的。

这可就得比较、权衡、取舍。

这一过程极大地培养了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和耐心(使他们明白不能一有需求就立刻满足)。随着经历的增多,孩子们逐渐领悟到:购买所需之物能带来快乐,然而对任何东西都心生欲望(这种行为被称为“消费主义”)却是不可取的。

有格调的审美体验

融汇老商埠,是一个充满情调和设计感的空间。

硕大的“济南”二字、精致的心形图案、梦幻般的墙面画作、神秘的一枝玫瑰、有趣的雕塑等众多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留影。

孩子们并不像成年人那样热衷于摆姿势拍照,然而他们却能留意到大人常常忽视的细节:例如,墙壁上砖块的排列方式,或是阳光照射在墙上所形成的影子图案。

漫步其间,美的感知悄然植根于心底。(他突然提及天津的风景进行类比,我便意识到他开始关注了。)

里面有个喂鸽子的地方,简直是小孩子的最爱。

购买一包鸽粮,踏入鸽群之中,与鸽儿们亲密互动。鸽子们纷纷飞至手心、肩头,那种既有些许紧张又充满喜悦的情绪,实乃一种别具一格的感官享受。

这不仅是玩,更是和小动物亲近的美好时光。

纪念馆用实物点燃历史兴趣的火花

走进济南战役纪念馆,感觉一下子庄重严肃起来。

孩子竟然对语音讲解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吸引力主要源于这里陈列着众多真实的古董物品。

陈列柜内展示着真实的枪械与弹药,战士们曾穿过的陈旧军装,以及他们使用过的锅碗瓢盆,还有各式灯具和文具……

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一下子让“历史”这个词不空洞了。

孩子目光逐一扫过编号,逐个细看,心中对往昔艰难岁月的体验变得愈发深刻。

孩子们目睹了描绘往昔生活场景的画作或模型,不禁惊喜地呼喊:“这不就是我们家乡旧时的居所吗?” “这些椅子与爷爷昔日的坐具何其相似”......

这种熟悉的感觉,一下子拉近了他和那段陌生历史的距离。

馆里有能互动‬的地方,让孩子特别投入。

孩童在电子屏幕上留下心中所想,轻触提交按钮,屏幕上显现出一片蓝色掌印。小手轻轻触碰,红色光芒随之升腾,逐渐变幻为一只红色的小手掌,宛如将这份情感融入了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

这种有仪式感的互动,让孩子印象特别深刻。

写在最后:

孩子在户外漫步了一整天,满载而归,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那幼小的心灵里装满了新鲜的事物和愉悦的经历。

这趟家门口的“旅行”切实地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见世面”并不一定需要走得很远,我们身边那些习以为常的地方,其实蕴藏着许多让孩子增长见识、学习新知识的好机会。

公交车窗外流转的景色,商场内蕴含的生活智慧,老旧建筑散发出的独特气息,纪念馆中回荡的历史声音……这些看似平凡的漫步,实则蕴含着孩子认知世界、逐渐成长的珍贵滋养。

原来,最出色的教学场所,往往隐藏在我们日常路过的街巷拐角。只需带着敏锐的观察和愉悦的心情,哪怕是家门口的闲逛,也能发现数不尽的奇妙与惊喜。

关键词:亲子游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