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避暑游出圈!黑河早市中俄特色美食成热门打卡地
“得列(俄语意为3)元。”“哈拉少(俄语意为好)!”
在黑龙江的岸边,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被称为“东北最具国际化特色的菜市场”——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的早市,已响起了中俄两种语言的叫卖声,吸引了众多前来避暑的游客,成为了他们热衷的新兴打卡地点。
全国多地纷纷步入高温酷暑的行列,作为传统避暑胜地,东北三省以其独特的避暑资源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再度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清晨五点时分,黑河的早市便热闹非凡,开启了一天的喧嚣。这里有俄式大列巴和东北风味的韭菜盒子,还有格瓦斯和新鲜磨制的豆浆……游客只需花费大约20元,便能品尝到中俄特色的小吃,同时还能享受“双语砍价”带来的乐趣。
夜色渐浓,游客们乘坐游船,在中俄界江黑龙江上俯瞰璀璨夜景,聆听着《喀秋莎》、《红莓花儿开》等中俄经典民歌的连绵歌声……这独特的边境氛围,为游客们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感受。
李先生来自山西,他感慨万分地说:“这里的风景真是既新鲜又令人惊喜,来到黑河游玩,我不仅目睹了雄伟壮丽的山河景色,还深深感受到了那独特的异国风情,烟火生活更是让人陶醉。”
黑河边境的繁华景象,长白山的悠闲生活,五大连池的养生旅居,本溪大冰沟的森林探险……这些东北三省暑期旅游的热潮背后,不仅是因为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更是因为旅游业态正在经历着“提档升级”的变革。
俄罗斯游客在黑河早市挑选着他们的早餐,这一幕是在7月8日被记录下来的,新华社的记者姜思妮负责了拍摄工作。
位于黑河市区外围约两百公里处的五大连池,拥有14座火山,这些火山在300年前喷发时流出的熔岩如今变成了“天然理疗舱”。游客们可以在石海星空营地伴着银河入睡,于冷矿泉畔尽情畅饮,亦或是在火山脚下的康养小镇中用矿泥敷面……这样的康养“旅居”生活方式,正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千年积雪覆盖,万年松树挺立,直指人间至高之巅。位于长白山之畔,二道白河镇以其吉林省内首个慢行城的身份,吸引了众多“慢城课堂”的游客前来参观。
这是鸢尾花,长白山夏季绽放的美丽花卉,当地居民称之为钢笔水花。在长白山景区的花海栈道上,导游正指着路边形态各异的植物进行介绍。来自南方的游客们不禁赞叹不已,一边聆听一边用手机拍照、记录,都纷纷表示这次旅行收获颇丰。
这是吉林长白山恩都里活力社区夜景。(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店内摆放着新鲜炖制的排骨,搭配我们这里的山野菜,味道极佳!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带着热腾腾的气息,点亮了长白山脚下的恩都里休闲度假商旅社区的夜晚生活。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烂尾工地,如今却变成了充满活力的繁华街区。
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营销策划负责人鲁超楠表示,2024年伊始,当地特意组建了专项工作小组,对那些因资金链断裂而长期闲置的资产进行了“一项目一方案”的针对性处理,旨在推动破产重整,并重新引入投资者。恩都里、长白山书院、长白山麓角村等五个项目因此得以重新焕发生机。
森林覆盖率高至97%,夏季平均气温稳定在22摄氏度,地下水温度常年维持在4摄氏度,偶尔还能在断崖上目睹“冰瀑”的奇观……在炎炎夏日,位于辽宁本溪市的大冰沟森林公园仿佛一座“天然空调房”,今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这片林中的“奇遇”之旅。
景区工作人员解说,大冰沟森林公园位于中温带低海拔区域,呈现峡谷地形。冬季,山间泉水凝结成厚实的冰层,直至次年8月才彻底融化,造就了夏季的“冰瀑”奇观。游客漫步于森林公园,无不为之“左手盛夏右手冬”的奇妙感受所折服。
这是游客在本溪大冰沟森林公园游玩。(本溪市委宣传部供图)
这景象实属难得,令人叹为观止!来自上海的游客刘卓辉沉浸其中,流连忘返。眼前是碧水与青山相互辉映,耳边回荡着鸟儿的欢鸣和树叶被风吹拂的沙沙声,那股清新的空气更是将夏季的炎热一扫而空。
东北农家乐中暂居,增添了几分悠然自得。来到大冰沟景区附近的“兄弟农家院”,村民张忠厚的住所焕然一新。每逢周末或小长假,游客们都会提前进行预订。正值旅游高峰期,他每日的收入都能达到上千元。他面带笑容地说道。
去年七月,《关于推动东北三省一区旅游产业协同进步的决议》正式实施,决议中强调,需充分利用温和凉爽的气候特点以及丰富的森林、山脉、湿地、草原、沙漠、湖泊、河流、海洋等优质自然资源,着力推进避暑旅游的发展,携手共建“东北旅居”这一避暑旅游品牌。
对辽宁四季特色旅游线路进行品牌升级,引导游客随季节变化领略辽宁风光;连续多年举办消暑避暑活动,使“清爽吉林·22℃的夏天”品牌形象更加突出;黑龙江则推出了“一键玩龙江”服务,并优化了“智慧导游”的AI智能问答功能……露营、夜市、创意街区、街头表演等活动逐渐成为夏日避暑游的新亮点,展现了文旅行业的新场景和市场新形态,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避暑体验。
彭晓川,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如此阐述:“避暑活动不仅仅意味着逃离酷热,它更可能成为融合野趣、品质与深度的文化旅游新形式。”他指出,东北地区的避暑经济已经从依赖自然资源过渡到了利用新兴业态吸引游客,三省各自独特的定位有效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和内部消耗,它们之间的互补性形成了区域协同效应,为夏季旅游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