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探索民宿产业转型,助力乡村振兴新发展
在全面振兴乡村的大环境下,近些年,大理的古生村科技小院借助云南省科技厅“打造大理市古生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村”这一项目,整合了高校科研资源,通过培训提升民宿产业的能力,为乡村振兴描绘了新的发展蓝图。
古生村科技小院坚持“教育优先、科技助力”的发展宗旨,对农村产业升级转型之路进行了深入探索。调研团队实地考察后指出,古生村在打造特色民宿产业方面具有巨大潜力。2023年伊始,小院利用政策扶持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调动了村民投身民宿产业的热情,使得村内的民宿数量从最初的几家迅速增长至数十家,实现了规模化发展。
产业规模日益扩大,村民在经营管理及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此,2024年10月,古生村科技小院携手大理州财贸学校以及其他相关单位,共同设立了“古生村农民技能培训基地”。在历时一年的实践过程中,小院精心策划并推出了40个课程项目,共计80个课时的高效培训,积极吸纳了当地专业教师的优质资源。这些课程内容丰富,包括民宿服务、运营管理以及客户接待等实用技能的培训。同时,小院还巧妙地将白族传统文化体验设计融入其中,成功实现了传统元素与现代教学的有机结合。
该培训凭借其“实用性、系统性、创新性”的课程架构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吸引了4600多位村民参与其中,有效增强了村民的经营技能。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村民将白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现代旅游产业相结合,实现了创新性的转化,还成功孵化了“充满温情、讲述故事”的特色民宿品牌,为当地庭院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
截至目前,古生村已拥有超过一百家的民宿,为村民赚取了超过三百万元的经济收益,这也激发了更多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据预测,到2025年,参与民宿经营的农户数量将超过一百五十户,民宿业已经成为古生村经济的关键支撑。与此同时,民宿产业还促进了当地餐饮、交通以及手工艺品等产业链的发展,推动了白族文化的传播,为村庄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在推进民宿培训的过程中,科技小院积极贯彻“妇女联合创业基地”的建设目标,为那些无法直接经营民宿的妇女群体,特别设计了手工艺品制作、电商直播、特色餐饮等技能培训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她们在家门口实现灵活就业。由此,一批女性创业者崭露头角,她们已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强劲力量。
在培训环节,古生村科技小院始终秉持“农户需求为引领、可持续发展为追求”的原则,不断输送前沿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支持,打造了一个规范、有序、健康的民宿发展环境。每周举办的例行培训,参与人数从第一期30人增长到第十期的150人,再到第三十期的200人,最终稳定在每期约250人。小院实施了“培训、实践、反馈”的循环体系,使农户从最初的“怀疑”转变为“信任”,从“照搬”进步到“创新”,最终实现了“学以致用,用以致学”的持续发展。
何耀雄村民指出,此次培训不仅传授了民宿运营及客户服务技巧,更对其如何将白族文化元素融入民宿经营进行了详细指导,使得民宿不再仅仅是住宿之地,而成为传播文化的载体,有力推动了古生村从传统农业向生态旅游的华丽转身。
据了解,古生村科技小院经过精心策划、分阶段推进,成功摸索出了一条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策略,即从无到有,再到优化提升。在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科技的力量被融入产业培育、人才教育、文化创新的各个环节,深入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增强村民的经营技能,促进“文化、旅游、科技”的紧密结合,帮助古生村塑造了一个在区域内具有影响力的民宿品牌,构建了一个融合地方特色、文化情感和市场价值的民宿经济新形态,为乡村振兴树立了典范。
云南网记者彭锡通讯员王玉珏鲍璇
(云南网)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