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白云区都溪村:万亩林场奇观与龙场古驿等你来探寻

都溪地处贵阳市白云区中心地带,那里,有广阔林场碧波荡漾,有民俗活动锣鼓喧天,还有松林云雾中的特色餐馆……让我们一同探访这个迷人的村落。

都溪村(石辉 摄)

万亩林海奇观:都溪林场

都溪林场面积将近八千公顷,是贵阳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林子里,红松和云杉挺拔入天际,林间溪水潺潺流淌,鸟叫和风声融合成自然的乐章。这里是徒步爱好者向往的地方,也是摄影家获取灵感的宝库。站在观景台上,阳光透过树冠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让人感觉好像进入了童话世界。

游客可以体验家庭互动活动、马术运动、钓鱼乐趣,或躺在吊床上悠闲度日;摄影发烧友能够捕捉到晨曦笼罩的林间步道、落日映照的树梢景致以及众人欢聚的闲适时刻……

都溪林场(黄安兴 摄)

都溪林场(陈明利摄)

龙场古驿蹄痕:长坡岭森林公园

踏着湿润石板踏上长坡岭,古道上苔藓间尚存晨曦余晖。这条茶马古道长坡岭的现存部分,始建于元代,明代进行过修缮,全部用青石铺就,总长约三公里。

在明朝建立之前,这里一直是贵州同四川、云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的货物交换要道,是重要的交通线。到了洪武十五年,也就是1382年,贵州宣慰使司接到朝廷命令,在水西这片乌江鸭池河以西的区域以及其管辖的地方修建驿站并开辟道路。这项工作由贵州宣慰使霭翠的妻子奢香负责管理。她沿着路线设置了多个驿站,包括龙场驿、六广驿、谷里驿、水西驿、奢香驿、金鸡驿、阁鸦驿、归化驿和毕节驿,这些驿站合称为“龙场九驿”。驿路开通后由贵州宣慰使司自主负责并实施监管。清代废除驿站后改设哨所。以长坡岭古道为代表的古代交通遗迹,是特定地理与社会条件下一套复杂交通脉络的实证。2013年作为“茶马古道”的一部分,经国务院确认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坡岭古驿道(钟吾金 摄)

茶马古道长坡岭段(钟吾金 摄)

长坡岭古驿道(饶惠斌摄)

银饰叮咚风情:苗族跳场节

新春佳节一到,芦笙声声响起,山野顿时充满生机。苗族女性的银饰发出清脆声响,绣有民族图案的长裙舞动起来,化作一片飘动的彩色云霞。壁炉旁,长辈正用竹器煮着糯米酒,酒香与烟火气息交织,使旁观者面颊染上红晕。倘若你主动伸出双手,总有人会送上美酒,邀你加入热闹的圆圈舞——在这个地方,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在火光中消融成温馨情谊。

苗家姑娘在跳舞 (钱信祥 摄)

苗家姑娘在跳舞 (曹廷飞 摄)

苗家姑娘合影,展示银饰 (郭芮羽 摄)

林间野趣:生态农家宴

都溪林场周边的山村是美食探索者的理想去处。山村特别以烤全羊著称,用炭火烹制而成外酥里嫩,诱人香味四溢。

春采莓 夏拾菇,亲子互动乐趣多

都溪林场南边,有片占地200亩的草莓园,像绿宝石带子一样弯弯曲曲地展开。清晨,薄雾笼罩着这里,深绿色的叶子簇拥着红彤彤的果子,黑色的地膜盖在种植地,既让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得很好,又让草莓的颜色看起来更加鲜艳,构成了一幅“绿宝石映衬着红果子”的美丽田野景象。

草莓园(石辉 摄)

草莓园里新鲜的草莓(周红光 摄)

与草莓园相映成趣的是林中旺盛发展的赤松茸产业,2024年,都溪村有效利用林下空间开展百亩赤松茸培育,棕红菌盖似星辰散布林内,形成“红盖覆绿”的自然景观,借助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渠道,这些林中佳肴已名扬四海。

赤松茸(都拉布依族乡供图)

为了克服连作障碍难题,2025年全新推行菌类与药材轮替栽培方案,借助食用菌残余培养料培育药材,达成种养互补的循环农业效果;同时开展菌类与粮食作物交替种植试验,在农田和林地区域构建多层次产业网络,为食用菌行业发展探索出可持续进步的新途径。游客在此可以感受“采摘野莓寻找菌菇”的乐趣:清晨提篮涉水采撷红莓,林中幽深处搜寻松茸褐伞;结束劳作后,亦可品尝松茸与鸡肉慢炖的鲜美、黄油煎炸松茸的浓香、干锅爆炒松茸的辛辣等地方佳肴。

总要来次贵阳白云吧,一键解锁都溪奇幻之旅。(郭芮羽)

关键词:都溪村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