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旅游旺季落幕,亚朵酒店价格跌回五年前?商务酒店预订性价比几何?
亚朵酒店价位掉到了五年前的水准,酒店平均每间房收入还在不断减少,暑期旅游旺季快要结束,商务酒店预订是否更划算,各个在线旅游平台的酒店价格差距是不是变得更大了。就这些困惑而言,近期,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酒店价格指数”研究团队,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主要城市作为考察对象,不断监测五个在线旅游网站(携程网、美团网、去哪儿网、同程旅行网、飞猪网)的十类商务酒店的价格信息,目的是为顾客和行业提供选择依据。
经济型和中端品牌酒店
普遍出现10%以上的降价
“酒店价格指数”研究团队经过分析8月1日至9月1日的资料得出结论:涉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核心城市的酒店收费,于8月1日旅游高峰期至9月1日开学低谷期展现出整体下滑态势。在研究团队监控的十个酒店集团里,九个集团的价格水平有所降低,唯独希尔顿品牌的价格保持上升。
经济型和中端品牌大多降价超过十分之一,个别折扣幅度达到二十个百分点,这样的价格变动幅度远超高端品牌,后者价格较为稳定,具体来说,经济型品牌对季节更替反应最为明显。如家酒店价格由387.15元调整到281.88元,降低了27.2%,是该时段内降价幅度最大的酒店品牌;汉庭酒店紧随其后,售价从418.65元降到317.95元,减少了24.1%;全季酒店价格也从521.33元回落至413.53元,调整了20.7%。
中端品牌同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价格下调。桔子水晶酒店价格下调了19.3%,调整后的平均价格是512.58元;维也纳酒店的平均价格降低了11.1%,变为327.15元;锦江之星的平均价格减少了10.9%,变成了252.59元;麗枫酒店降价幅度最小,为5.1%,其平均价格从355.3元略微调整为337.28元,表明其市场定位较为稳定。
高端品牌整体起伏不大。喜来登酒店平均价格从九百三十一元一角降至八百五十六元九角五分,减少了八个百分点,而希尔顿则是唯一一个平均价格上涨的品牌,其价格从八百九十四元四角上涨到九百二十五元九角五分,增加了三点五个百分点。这一现象显示出高端品牌在旅游淡季时的市场表现比较稳定,说明注重生活品质的消费需求依然有较强的购买力。
携程、去哪儿酒店价格
暑期淡旺季波动较明显
暑期接近尾声,不同OTA平台之间价格波动明显吗?
“酒店价格指数”研究团队考察了北京地区不同预订网站在8月20日和9月1日的价格变化情况,发现各网站的价格策略存在明显区别。到8月20日时,同程旅行平台的平均价格达到594.2元,位居所有网站首位,比飞猪平台的582.4元高出了2.0个百分点;而携程平台的平均价格则是572.9元,为所有网站中的最低值。上海地区酒店费用统计表明,携程网整体费用为506.8元,位居首位,比去哪儿网484.4元的平均水平高出4.6个百分点;飞猪网整体费用为503.2元,紧随其后。
九月一日开学季结束,平台定价政策出现明显分歧,北京市场尤其突出,携程降价幅度最大,整体价格降低百分之十三点,来到四百九十八点四元,桔子水晶在携程上的平均费用减少百分之二十二点三,调整后为四百五十九元,去哪儿方面,平均价格下调百分之十二点五,定格在五百零四点六元,旗下经济型连锁酒店如锦江之星的降价比例甚至达到百分之二十四点整。上海地区:去哪儿网上的价格调整幅度最为突出,整体平均费用明显减少了11.8个百分点;维也纳南京路步行街的分店在该网站上的售价从700元调整为455元,价格降低了34.3个百分点;携程网上的价格次之,平均费用减少了10.5个百分点;其经济型连锁品牌锦江之星在该网站上的价格降幅达到了24.0个百分点。
必须指出的是,顶级酒店品牌在各个渠道的收费差别非常明显。例如,上海地区喜来登酒店在携程网上的标价要高于其他平台,其位于浦东沿江的分店携程网售价为898元,比飞猪网上的880元贵了2.0%。同样,北京喜来登酒店在同程旅游网站的平均价格是1134.4元,比携程网上的993.4元要高14.2%。桔子水晶外滩豫园店的价格是最高的,达到了873元,这是同程平台上记录的价位。
区域观察
北京区域桔子水晶跌幅居首
上海区域维也纳价格跌近三成
就城市情况而言,北京酒店价格显著降低,整体减少13.5%。桔子水晶降价幅度最大,达到36.9%。如家酒店价格下滑29.8%,全季酒店也下降了24.1%。亚朵酒店和汉庭酒店的价格分别显著回落了19%和17.5%。上海酒店整体价格跌幅为14.6%。维也纳的跌幅非常明显,达到了28.1%。锦江之星的数值也出现了下降,具体为26.8%。麗枫同样经历了下滑,其降幅为19.1%。
将注意力集中在8月20日和9月1日之间的平季转换阶段,北京十家著名酒店的整体价格仅略微下调了0.2%,不过品牌之间的差异变得更加显著。麗枫通过降低16.3%的价格,成为这段时间内调整幅度最大的酒店品牌,桔子水晶继续其下滑趋势,价格下降了11.6%,全季也减少了2.5%。另一方面,亚朵、如家和维也纳则观察到0.5%到1.1%的轻微价格上涨。当前时段,上海酒店整体价格下调了10.5个百分点,品牌间的差异更为明显,维也纳以28.3个百分点的减少幅度位居首位,是该时期变动幅度最大的品牌;锦江之星持续深度降低,价格下滑了24.0个百分点,麗枫也出现了17.6个百分点的下降。从整体变化情况来看,维也纳和锦江之星在上海地区对季节变化最为敏感,这两个品牌在两个阶段内的平均降价幅度分别达到了23.8个百分点和20.4个百分点。
九月一日时,价格普遍有所下降,这是市场针对旅游旺季终结、需求降低做出的即时反馈,消费者在淡季过渡阶段能享受到更划算的价位,特别是在挑选经济和中档酒店方面;至于豪华酒店,其价格预期则保持相对平衡。
广州经济型酒店平台价差拉大
如家飞猪与携程价差达42元
广州酒店市场近期也出现新变化,跟北京上海情况相似;平台间的价格差异比较突出,经济型酒店是“价格竞争”的主要参与者;以如家酒店(广州琶洲会展中心琶洲地铁站店)为例,8月20日和9月1日,该酒店在飞猪和携程上的价格相差42元,飞猪显示292元,携程则是250元。携程、美团、去哪儿、同程旅行这四家平台之间的价格差异介于4到17元之间,各个平台的价格策略呈现出显著的分歧。相比之下,五星级酒店在不同平台上的价格变动幅度不大。比如,广州粤海喜来登酒店在9月1日,各个平台的价格差距不超过32元,携程、去哪儿、同程旅行这三个平台的价格均为1050元。希尔顿万富店除了美团之外,其他四大平台的价格差距都在10元以内。
与上月数据相比较,品牌之间的竞争策略呈现出显著的差异。麗枫酒店(广州客村地铁站琶洲会展店)在8月20日的价格比7月20日降低了26%,调整后的价格为164元。维也纳酒店(广州北京路步行街店)在8月20日的价格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4%,最终定价为279元。两家五星级酒店的定价策略差异显著,希尔顿天河分店在美团上的价格从七月二十日的一千六百五十元上调至八月二十日的六百八十九元,而万富分店则在同一时段内从五百八十三元降低至五百三十三元,走势完全相反,喜来登粤海分店在美团上的标价于八月二十日达到一千一百六十七元,较七月九百九十二元增长了百分之十七点六,但到了九月便回落至一千零一十八元。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定位较高的品牌维持了原有的价位水平,全季和桔子水晶酒店都属于华住集团旗下定位较高的品牌,7月20日、8月1日、8月20日以及9月1日这几个日期,全季酒店广州天河火车东站店的价格维持在387元到456元之间,桔子水晶白云机场店的价格则稳定在309元至362元之间。消费者对产品档次的要求不断增高,高端酒店行业正面临新的增长契机,市场价值正在逐步显现。专家分析,国庆长假和秋季交易会同时发生影响,酒店收费或许会超过夏季的最高点。九月份的价位变动已经开始了,根据资料,维也纳酒店广州琶洲会展中心棠下店在九月一日通过飞猪的标价是三百二十三元,比八月二十日的二百六十元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四;广州北京路步行街大德路在各个渠道的价格也跟着涨到了四百零六元到四百四十六元之间。
深圳提前订价更低
飞猪平台酒店高价频现
深圳市场观察显示,时间因素影响价格,提前预订通常比临期预订优惠,然而数据分析揭示,维也纳、桔子水晶、锦江之星、喜来登等酒店存在例外,它们提前预订或更贵
在美团平台,维也纳(沙井上南店)8月20日与9月1日的单人间收费都是188元,桔子水晶(罗湖口岸国贸)8月20日的收费(532元)少于9月1日的收费(580元),锦江之星(皇岗口岸地铁站)8月20日的收费(218元)少于9月1日的收费(286元),喜来登(深圳博林天瑞)8月20日的收费(1261元)少于9月1日的收费(850元)
然而,有件事值得留意,就是在其他线上订房网站上,那家酒店提前预订时,价格有时会比正常情况更便宜。以刚才提到的锦江之星分店为例,它在去哪儿网上的8月20日售价是273元,9月1日的售价是245元,这恰恰印证了“越临近出发越贵”的常见现象。
调查数据显示,在此次统计范围内,五家在线旅游平台中,飞猪提供的酒店价格达到顶点的频次最高,紧随其后的是去哪儿与美团,而携程平台上的酒店价格处于最低点的频次最多,其后也是去哪儿与美团。详细分析如下:美团在最高价上达到了7次,携程为3次,去哪儿为9次,飞猪最多达到19次,同程旅行为6次;在最低价方面,美团有10次记录,携程有16次,去哪儿有12次,飞猪为3次,同程旅行也是3次。
焦点
亚朵酒店今年一季度
均价不及五年前水平
以售卖枕头闻名的亚朵酒店,近期因“定价回落至五年前”的现象,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的“酒店价格指数”统计,从8月1日到9月1日,亚朵酒店北京区域的价格降低了19%,平均价格是577.2元。公司公布的信息表明,2025年第一季度,亚朵的日均房价为418元。与此比较,2019年亚朵的日均房价是429.5元,2023年亚朵的日均房价为464元。相比之下,2025年暑假期间亚朵均价已经回升。
然而,根据公司财务状况的记录,二零二四年度亚朵的平均每日房价与平均客房收入相较前一年均有所降低,分别减少了百分之五点八和百分之六点八;二零二五年第一季度亚朵的房价为四百一十八元,未能达到五年前的标准;最低时仅有三百零四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达到百分之七点三;同时,入住率也从上一年的百分之七十三点三下降到了百分之七十点二。房地产价格与租赁活跃度同步走低,致使亚朵在2025年上半年的盈利情况首次录得较去年同期减少5.5个百分点。
亚朵集团年度财务报告显示,该公司2022到2024年期间遭遇明显起伏。详细情况是:2022年因为疫情冲击,价格跌到261元,比上一年减少了11.5%;2023年伴随消费活动转暖,价格强势回升至377元,较前一年激增44.4%,恢复到非疫情时期水平的114.4%;然而到了2024年,价格略微下降到351元,比去年同期降低了6.9%。
根据季度数据统计,2024年第四季度的数值为337元,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则降低到304元,与上一季度相比减少了9.8个百分点,这一数值创下了最近四个季度以来的最低记录。通过分析过去三年的整体情况以及各季度的对比变化可以发现,亚朵酒店仅在2023年出现了明显的反弹,而在其他各个报告阶段都呈现出下降的走向,并且这种下滑的态势在2025年第一季度依然在持续发展。
华住集团二季度日均房价
同比下降2%至290元
这种情形并非亚朵品牌的高档酒店所专有。依据如家酒店控股母公司——北京首旅酒店集团公布的财务数据,其2022到2024年期间也遭遇了明显起伏。详细分析显示,2023年该公司非轻资产运营的酒店平均房价为173元,较2022年实现了66.1%的显著提升,这主要得益于疫情后商务出行与休闲旅游需求的迅猛增长。
但是,2024年整个年度,北京首旅酒店集团的价格跌落至167元,较之前减少了3.2个百分点,这表明当前市场面临压力,导致平均售价和客流量均有所下降。到了2025年的前三个月,这一数值又降低到141元,同比降幅达到4.6个百分点。北京首旅酒店集团与亚朵集团情况类似,2023年实现了显著复苏,但到了2024年,经营状况略有下滑,并且这种走弱态势在2025年第一季度依然持续着。
华住集团的最新财务报告也表明,今年第二季度,由于前两年酒店市场供应量迅速增长,再加上多种宏观经济因素、商务旅行以及顾客支付能力的减弱,华住中国的三大经营指标持续呈现与第一季度相同的环比下降态势:日平均房价(ADR)比去年同期降低了2%,达到290元,入住率(OCC)从去年同期的82.6%下滑至81%,混合平均每间可售客房收入()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7%,为235元。这些指标在一季度(即环比)时有所增长,分别回升到2024年同期水平的98.1%、98.4%以及96.2%。
暑期旅游文化市场表现活跃,不过极端气候状况和整体经济环境的波动,预计公司第三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会有所下降,不过这种下降幅度会小于第二季度。华住集团最高负责人金辉表示,过去两年中国酒店业的产品同质化现象加剧,给我们的业务管理带来了一些困难。预计整个年度的经营业绩会低于年初制定的预期,将出现个位数百分点的负增长。尽管如此,公司仍会尽力确保全年总收入能够达到年初设定的目标范围。
供给扩张远超需求复苏
入住率下滑成为主要拖累因素
依据众多权威机构统计与行业分析,2024至2025年暑期酒店市场显现出“旺季价位不振、假期后急剧走低”的现象,供需失衡及消费习惯转变是关键诱因。以2025年暑期来看,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指出,该年暑期首周(6月29日至7月5日)中国酒店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8%,入住率下降构成主要制约环节。
依据盈碟咨询、国泰君安证券研究资料以及《2025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的记载,我国酒店数目在2018至2019年期间抵达过34万家的顶点。尽管受到疫情干扰,2020至2022年期间整体数目曾下探至25.2万家,不过行业展现出强大活力实现复苏,到2024年岁末,国内住宿设施的总数为57万家,提供的客房总数为19.27万间。其中酒店业设施34.87万家,客房总数17.64万间。
不过,现阶段酒店行业供应方面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旅游消费的回升,根据文化旅游部门提供的信息,2024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仅回到2019年同期的89%,但同期酒店新增的房间数已经达到2019年的103%,供需比例失调使得经营困难更加严重,2024年第二季度全国五星级酒店的平均入住率下降到58.25%。以海南三亚来看,那里2024年夏季投入使用的旅馆数量为21522家,比2023年总数增加了6个百分点,同时提供住宿的私房有1155处,较上一年实现了13%的增长。
入住率降低是影响中国酒店(“ Per Room”代表平均每间房收入)的关键问题。根据几家大型在线旅游平台提供的信息,今年六月份中旬至今,国内多数城市酒店预订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并没有显著提升,部分区域甚至出现了与上个月相比预订量减少的现象。新闻称,今年6月下半月起,国内多数城市酒店预订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没有显著提升,部分地方反而显现出比上个月减少的情况。到7月上头,不少城市的高端酒店入住率已经比去年降低了5到15个百分点。热门旅游区例如西双版纳、三亚,甚至出现了“节日里低价空房”的少见情形。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