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广州浪漫相约:集体婚礼、巧艺市集等精彩不断
珠江漾清波,鹊桥映人间。
8月29日恰逢七夕佳节,广州市多个区域围绕文化传承开展活动,将城市景观作为背景,举办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浪漫庆典,通过多种形式展现美好愿景。
一场集体婚礼,彰显了东方情爱的郑重誓言,另一边,精巧的手工艺品集市,让古老的乞巧传统重获生机,白云山里的那个浪漫地点,每一步都寄托着深情告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者,让七夕不再仅仅是个日历标记,而成为广州每年都会举办的一场充满人情味的情感庆典。
集体婚礼:
定格相守一生,感受别样浪漫
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美好的姻缘往往由天意促成,广州在当日再度见证婚姻登记的热潮,全市范围内共有1618对伴侣完成登记手续。
8月29日,天河体育中心南广场举办了一场集体婚礼,有10对伴侣参与其中,他们同时进行了结婚登记仪式。登记结束后,新娘们穿着浅香槟色的长款婚纱,新郎们则身穿白衬衫和黑西裤,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十点三十分,天河体育中心南广场的户外颁证区气氛达到顶点。在《花城有囍》的悦耳曲调中,十对伴侣依次步入场地,当着在场的亲友面,一对模范夫妇引领新人郑重诵读婚姻誓言,用不变的决心凝固了相伴一生的珍贵时刻。
越秀区正式成立名为“越秀越爱甜蜜联盟”的组织,并开展首次主题活动。广州东方宾馆户外中庭花园增设“花城有囍”结婚登记户外颁证点,该颁证点采用富有浪漫情怀和文艺格调的岭南园林设计,能够满足新人对结婚仪式的定制化要求。活动现场还推出了“婚俗结合慈善”的公益义卖项目,鼓励新人将家庭内部的爱心关怀扩展为对社会公众的爱心奉献。
七夕这一天,白云区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举行了两个主题活动,一个是关于如何用责任和珍惜维护婚姻的,另一个是法律知识普及课堂。此外,白云区内的多处景点保持正常运营,并且布置了适合情侣合影留念的特定区域。白云山黄婆洞水库的水上观光步道总长520米,这条步道上的每一段都象征着深情告白。白云山摩星岭经白云区民政局评定为“风景绝佳的户外证婚之所”,置有“十全十美”巨型石雕,乃情侣们许下海誓山盟的温馨见证。
文艺活动:
传统民俗交织匠心巧思,打造文化盛宴
七夕节日的核心是祈求灵巧,它源自牛郎和织女的古老故事。在广府地带,人们特别看重这个节日,这与岭南文化崇尚实用主义的特点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缝制衣物还是准备饮食,都体现出一种持之以恒的专注态度,这种精神被称作“匠人精神”。
荔湾区在8月29日至31日期间举办2025“七月七·弄巧季”活动,将本地的传统手工艺集中呈现,设置专门区域展示荔湾地区的特色手艺,并设立场所供人们参与制作体验,同时安排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府婚礼习俗展演和粤式乞巧仪式互动,让传统文化和精湛技艺相互融合,给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深入的民俗文化感受。
花都梯面镇举办第三届七夕玉露节,这是一场融合文化延续、民俗参与、自然观光的夏日庆典,场面热烈非凡。开幕式期间,穿着客家传统衣裳的居民们手捧新摘的柳条,通过“散播甘露”的古老习俗,向到场的客人表达美好祝愿。
8月29日之后,从化区跟南沙区都要办七夕活动。从化区的越秀・田园牧歌会搞“甜野热恋季”七夕特别活动,里面有甜蜜跑、市集剧本杀这些项目;南沙区在8月29日、30日于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会大张旗鼓地开演“湾区港乐夜——港风金曲·南沙七夕音乐会”。
非遗传承人:
坚守乞巧民俗,传递美好家风
广东地区民众看重手工技艺,乞巧节的灯火亮至天色微亮。八百多年前,南宋诗人刘克庄通过文学形式,记叙了广府地方乞巧节日的热闹景象。现今,存在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者,他们专注于探寻乞巧传统,并将优良家庭风气传播开来。
七夕节即将来临,羊城晚报记者前往广州珠村考察,了解到在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交替阶段,珠村率先在岭南地区重新开展乞巧传统活动,因此被称作“中国乞巧第一村”。潘剑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河乞巧习俗”的广州市级传承者,多年来,他一直专注于乞巧文化的发掘、整理、推广以及人才培养。
三十年代中期起,广府乞巧传统一度式微。一九九八年,珠村有位“巧婆”于祠堂首度举办“摆七娘”,珠村率先复兴乞巧风俗的消息迅速传开,引发了广泛关注。
接下来的几年里,潘剑明亲自搜集文献,为乞巧恢复名誉,2005年,广州首次举办乞巧文化节,地点设在珠村,2011年,“天河乞巧风俗”被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以后,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乞巧主题乐园、七夕广场等设施陆续在珠村建成。
牛郎织女与织女相会的古老故事一直广为流传,许多年轻情侣因此选择在“七夕节”这天举行婚礼仪式。在广府地区的婚礼习俗里,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她被称为“大妗姐”,这个角色在婚礼上扮演着关键角色,负责掌控整个流程,并向新婚夫妇送上真挚的祝福。最近,羊城晚报的记者对一位专门从事“大妗姐”职业、同时也是广府婚礼习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卢燕武(八姑姐)进行了深度访谈。
过去家里,倘若妗母对婚礼规矩不甚了解,家族就要在外头聘请一位终身未嫁且盘发已毕的女子,来负责办理婚事。
时代变迁,大妗姐的角色由原先的自梳女,转变为家庭和美、子孙满堂的长辈,卢燕武表示,这种变化代表大妗姐需要将优良的家风,以及美好的祝愿,传递给即将成婚的年轻人。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