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堡:内卡河畔明珠,哲学家:探索智慧真谛,引领思想前行?小径与诗人的眷恋之地
毛明超
海德堡位于内卡河岸边,是一座宁静的城镇。阳光明媚时,水面闪耀着粼粼波光,映照出南岸王座山上那座始建于13世纪的古堡。杉树林的绿色背景,衬托得城堡的红砖更显出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傍晚时分,几只白色的天鹅在北岸的河岸草地上悠闲地行走。夕阳的余光洒落,老城区的钟声回荡,山丘的轮廓如同彩虹般横跨在内卡河的两岸。
从城市一边的桥墩双塔处踏上古桥,朝北方向横跨内卡河,经由称作“蛇道”的曲折小径行至海灵根山,于山腰位置即可抵达驰名的“哲人步道”。向东行进四五百丈,便可见到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的纪念碑矗立之地。海德堡的景致曾令这位诗人心生感怀。十八世纪九十八年,荷尔德林借助古希腊的颂歌形式,称海德堡为“所有故乡城市里,我亲眼见到最漂亮的一个。”他诗作里,有个年轻人站在古桥上,望着桥上人来车往,眺望远方风景,那里有饱经风霜的城堡和茂密的森林,给予即将汇入时代浪潮的他,一份平静的抚慰。
海德堡不仅风光优美,其悠久历史也使其成为一座充满诗意的城市,著名的《马内塞古抄本》就珍藏在这里。这份抄本最初创作于14世纪的苏黎世,是现存的篇幅最长、内容最丰富、价值最高的中世纪德语诗歌抄本。它由426页双面誊写的羊皮纸构成,上面记载了140位中世纪诗人用中古高地德语创作的骑士爱情诗,成为中世纪宫廷文化最集中的体现。19世纪初,海德堡接续耶拿,成为德意志浪漫主义又一重要枢纽。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这两位浪漫主义诗人,恰在海德堡求学之时,将视线从早期浪漫派的“艺术童话”移开,转而关注民族文学遗产,搜集并编撰了七百余首民歌,最终刊行了三卷本的《少年的神奇号角》。民谣朴实无华的表述和节奏韵律,展现了数个世纪间德国人的赤诚情怀,对后来德语诗作的取向产生了深远作用,同时激发了尚未整合的德国人民的文化认同感。
德语里,海德堡的“堡”字源自“山”的发音,所以近代曾有人提议把这座小城称作“海岱山”。不过,王座山的海拔虽只有几百米,比起“岱”的雄壮可能稍逊一筹,但山的高度并非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海德堡在德国学术和思想领域确实留下了辉煌的印记。这主要得益于1386年成立的海德堡大学。进入海德堡大学的主楼,沿着台阶来到二楼,穿过走廊就能看到大学的旧礼堂。礼堂的门没有锁着,像是响应大学的拉丁语校训“永远开放”,它欢迎着每一个寻求知识的学生。
海德堡大学是德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学府,如今已三度被德国政府纳入“精英大学”项目,该校共培育出5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堪称人才辈出之地,例如,在物理学、生理学以及数学等学科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的亥姆霍茨,就曾在此担任教职。在海德堡大学,人文社科领域同样人才济济,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法学家拉德布鲁赫、德语文学史家宫多尔夫,都曾在此执教,他们为该校赢得了极高的学术声誉。极富价值的需要关注的是雅斯贝尔斯所倡导的“轴心时代”这一思想,这个时代涵盖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期间众多思想流派如诸子百家、希腊哲学、佛教几乎同步兴起,为人类精神世界打下了基础。雅斯贝尔斯的观点不仅打破了历史哲学领域中欧洲至上的偏见,还深刻意识到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国哲学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大哲学家》中,继续阐述“轴心时代”的思想,把孔子、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和耶稣并列为“思想范式的创造者”,有力地说明,孔子欣赏“世间的美、秩序、真诚以及幸福”,重视人的本质,通过自身的言行,让理性在中国首次展现出璀璨的光辉。
离开主楼后,横穿校园广场,便能看到建于二十世纪初的新建筑。入口上方有宫多尔夫为学校题写的箴言:“追求富有活力的思想”。这句话蕴含深刻哲理,让人深刻领悟到,身体与心灵并非割裂存在,精神与生命也必须相互融合。对精神层面的探索绝非陈腐理论的空谈,需要带着深切的社会责任感,深入鲜活的现实环境,针对具体的个体或事项展开分析。
冯至是新中国德语文学研究的开创者,他曾在三十年代赴海德堡求学,在王座山下鸣潭街的住处里勤奋钻研,通过一篇探讨诺瓦利斯这位浪漫主义作家的文章获得了学位,文中细致剖析了其作品中自然意象与精神层面的相互映照,这种相互渗透与结合,正是海德堡气质的核心体现。
1986年10月,海德堡大学迎来六百周年校庆,哲学家伽达默尔接替雅斯贝尔斯担任教席,在新建的礼堂发表演讲,演讲题目为《海德堡大学与当代学术的兴起》。他阐述了浪漫主义诗歌与哲学理念同自然科学实验方法在海德堡融合的现象,并且指出,除了客观可测量的实验数据和数字之外,人类的生活活动及其形成的文化,同样体现了一种特殊的智慧。伽达默尔主张,当代学术最关键的是“质疑”,或者说在料想不到的领域,找到新的规律。确实,当前人工智能进步神速,大量资讯唾手可得,这使得学问的获取不再费力,然而,带着求知欲与责任感去探索未知、质疑问题,持续拓宽学问的范畴,才更能彰显其意义。
离开海德堡之际,我再度攀登了海灵根山,在积雪覆盖的“哲学家小径”上,稀疏的脚印昭示着来人的稀少,极目远眺内卡河谷,对峙的群山巍峨,蜿蜒的河流不息,朦胧的云雾缭绕其间,这片孕育德意志思想的土地,似乎正耐心等待新生命的萌发,城堡与山峦,桥梁与流水,生灵与天地,呈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融洽景象。往西走了一段路,很快注意到小路旁边有块石碑,是为纪念那位浪漫主义诗人艾兴多夫而立的,碑上刻着一首广为流传的小诗:“一首歌谣隐匿在/万物悠长的幻境里/只要念出那魔法般的字眼/所有事物都会响起歌声。”我推测,艾兴多夫口中念出的那个字眼,应该就是海德堡了。
(作者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2日 17 版)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