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发现野猪踪迹,碰到该咋办?

近期,有访客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目击到野生猪的活动痕迹。那么,游人在园内遇见野猪的可能性几何?倘若发生正面遭遇,又该如何应对?为此,记者征询了该公园管理方的相关人士。

网友拍摄的野猪视频截图

网友拍摄的视频里,快活林和鬼笑石中间的防火步道,有头野猪突然从路中间跑过,钻进了旁边的树林。这头野猪通体漆黑,看上去相当结实。

早些时候,野猪因数量不多被北京市列为头等保护对象。如今,随着北京市生态逐步改善,野猪群体在近些年里急剧增加,常常在密云、怀柔、延庆、昌平那些偏远山区出现。

这次野猪的出现依然让人十分意外,毕竟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紧邻城市中心区域,人流量极大,周边还分布着数个居民社区。

公园里出现野猪,是偶然现象。公园保卫部负责人刘弋说明,野猪主要生活在山区森林地带和山谷溪流旁,常在清晨黄昏和夜间寻找食物,白天则藏匿在茂密的灌木丛中休息。野猪与游客相遇的机会很小。目前,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已在动物经常活动的区域放置了二十多个警示牌,告知公众注意安全。

接下来,市园林绿化局将协同相关单位,进一步强化对野猪的监控工作,明确其活动范围,同时提升景区内的管理频率,增设各类警示标志和宣传语,确保公众出行安全。

【市民游客在野外偶遇野猪的时候,应注意以下事项】

野猪通常不主动招惹人类,不过一旦感到受惊或受伤,它们可能会对人造成伤害。建议大家不要随意攀爬荒山,不要进入原始地带,应选择正规景区路径,尤其晚上不要去野外登山,这样可以减少和野生动物的遭遇。

禁止给野猪喂食,因为向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可能会引发它们攻击人类的行为,同时也会造成疾病蔓延等潜在危害。

遇到野猪时,应当保持镇定,不可以大声呼喊,也不应用石头或木棍去攻击和惊吓野猪,这种做法很容易让它变得愤怒,从而引发野猪主动发起攻击。

面对野猪时,切勿转身离去,要持续注视它,慢慢向后撤离到安全地带,千万不能立刻逃跑,那样会招致野猪的攻击。

【野猪为什么越来越多】

近些年,野猪数量为何持续增长,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这位长期投身于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人士指出,存在三个方面的缘由,具体如下:

其一,野猪的繁殖能力强,一窝能生五六只,成活率也很高。

其二,野猪适应能力强,不太挑食,嫩芽、野果、鸟蛋都爱吃。

第三点在于,华北豹和狼作为野猪的天然猎手,在华北地带非常罕见,野猪因此得以大量繁殖,种群规模不断扩张。

值得留意的是,野猪在自然环境中担任着关键角色,它们是大型哺乳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近年来,本市推行了“迎豹回家”项目,随着野猪群体数量的增加,可能会吸引华北豹重新出现在本地。

【北京市的野生动物有多少?】

最新公布的《北京市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5)》表明,北京市境内陆栖脊椎动物共分为33个目,包含108科,总计620个物种,在这些物种中,哺乳纲动物有63种。

北京市的自然环境不断改善,野生动物保护措施日益完善,多种生物的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城市管理部门不断对野猪等动物进行观察,精确掌握各类生物的分布情况,合理设置高风险防范地带,并提升监测水平。

【西山是生物多样性宝库】

西山林场七十多年来的树木培育和森林管理,让当地生态多样性恢复得相当理想。工作人员持续性的地面观察和专门性的统计,表明西山区域内的陆地脊椎生物,总共可以分为二十三种类别,涵盖五十九个科,总共有173个种类。

西山设立了野生动物观察系统,部署红外影像设备55个位置、超过110部仪器,同时整合人力防范与技术防护措施,安装超过400个监控装置,达成超过100名森林守护者的区域划分管理。

【野猪“地位”变迁史】

1989年 本市制定市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野猪位列其中。

2000年10月 野猪入选了《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二零零八年,野猪不再属于北京市的一级保护物种,被归类为北京市的二级保护物种。

2009年北京市出台了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损失补偿措施,野猪造成的土地破坏能够获得相应补偿。

二零二三年,野猪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移除。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