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诸城深挖东坡文化资源,文旅融合创新突破,游客赞不绝口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4日讯 这些年,潍坊诸城市珍视北宋文豪苏轼在密州(诸城旧称)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持续推动东坡文化的创新性继承和创造性运用,借助挖掘文化底蕴来营造新的旅游体验,在文化与旅游结合的进程中不断取得新进展。现在的诸城,继承了苏轼文中描绘的自然秀美,以生态为基础,红色为灵魂,艺术增色,借助文化力量,促进文化与旅游的相互促进,不断激发文旅消费的新活力。
守护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
周末,赵先生一家从青岛抵达潍坊诸城障日山景区后,立刻尽情享受起来。两个孩子在林子里追逐玩耍,赵坤和妻子则一边在山里行走,一边赞叹满山的树木色彩宛如画中景象。“攀登障日山时,每走一步都有不同的风景,非常奇妙!”来自青岛的游客赵坤表示。
这座山的最高点高度为461.5米,植物生长非常茂盛,大概占了八成,因为“山峰险峻、石头奇特、洞穴隐蔽、云雾变幻”而著名。山里面,陡峭的山崖和光滑的石壁到处都是,树木到处生长,泉水叮咚作响如同玉佩碰撞,鸟儿鸣叫的声音如同笙箫演奏,让来到这里的人舍不得离开。
今年,诸城市在注重生态保护、传承文化的基础上,按照高要求实施景区的改进工程,在山体铺设了沥青环形道路,增设了登山路径和木质栈道,建造了供人歇脚的白云茶馆,增设了游客接待站等必要设施,在全面优化景区的自然环境和服务能力的同时,也为登山者创造了方便、舒适的观赏条件。
北宋文豪苏轼担任密州知州期间,在此谱写了“密州四曲”,包括《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江城子·密州出猎》《望江南·超然台作》。他任职期间,曾到访障日山,观察到此山体态娇小且沟壑纵横,形态上与峨眉山颇为相似,由此引发感慨,写下了“长安城其实不远,远行的蜀地客却格外思念归乡”。不要让名声遮蔽了它的本来面目,被称为“小峨眉”,从此障日山又多了一个名字叫“小峨眉山”。现在,诸城市以东坡文化为根基,促进其内容的更新和形式的创新,深入发掘东坡文化的精髓,构建新的旅游体验,促使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让这片大自然赐予的山水风光,展现出崭新的风采。
障日山招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好山好水就是宝贵财富。乡村旅游业兴旺发达,乡亲们也因此获利。山麓地带,广阔的茶园、果园、葡萄地以及草莓田等美化了土地,为集体增加收入、农民走向富裕开拓了多种途径,为新时代乡村振兴“诸城模式”增光添彩。障日山周边的果园采摘活动十分火爆,村民们因此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旅游收入,使得乡村旅游既吸引人又能够盈利。
激活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参观红色景点,探访历史足迹……近期,潍坊诸城市王尽美烈士纪念馆、刘家庄抗战事迹陈列馆、臧克家故居等红色纪念地吸引众多游人,各地民众陆续前往,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敬意,体验红色文化氛围。
现在,野外宿营和农业旅游越来越受欢迎,我们连接了刘家庄抗战历史展览馆、娱乐场所、农业文化园等景点。诸城市石桥子镇刘家庄社区党委书记刘云忠表示,今年刘家庄社区一共服务了游客、社会公益团体等参观学习团队超过13000人。
各式各样的红色文创产品极富时尚感,非常受欢迎。最近“尽善尽美纸雕灯”几乎成了必备商品,它不仅造型别致,而且名称富有深意,深受顾客喜爱。潍坊市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红色文创展厅工作人员王霞统计,销量已经增长了一倍。
臧克家故居是潍坊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吸引了众多红色文化旅游者前往参观。该故居以“百年风雨铸辉煌”为主题,通过展示文物、文献资料和场景再现等方式,生动呈现了诗人从读书求学、参与抗日战争到歌颂时代的完整人生历程。其中,《老马》《有的人》等经典诗作的手稿,以及台儿庄战役的战地通讯原件,为参观者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提供了重要的参照依据。本宅院举办“诗韵龙城”系列举措,包含诗歌吟诵集会、红色往事讲座等互动式体验项目,招徕了众多有子女的家庭及学习考察团体加入其中。根据相关记录,本年度内,克家故居共承接了490多次参观活动,累计接纳了超过26万名访客。
诸城市拥有众多红色文化地标,包括纪念馆、纪念碑和革命旧址等,总计达到90个地点。当地正把握当前蓬勃发展的红色教育学习热潮,促使红色文化实践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潍坊市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设计并实施三大主题的红色旅游线路,包括党性教育、红色旅游和红色研学,共规划九条特色路线,同时提供“红色故事讲堂”和“非遗代表性项目手工大课堂”等研学活动,帮助游客深入体验红色文化,继承革命精神。
嫁接美学基因,激发乡村创造力
步入诸城南湖区蔡家沟村,仿佛进入艺术画卷。宅邸排列错落,院落墙壁绘有缤纷图画,踏上由水泥砖和卵石构成的小径,时常能遇见陈列馆、阅读室和茶座等场所。当地居民三三两两,逗弄儿孙,欢声笑语不断。这般绝美境地,自然吸引众多访客前来。
众多绘画发烧友陆续汇集此地,意图将这里的自然风光转化为艺术创作。当画笔邂逅古村落,艺术创作不再局限于都市。乡村地区,正逐步演变为美学实践的新领域。我们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其中,指导他们进行绘画活动,带领他们投身艺术相关的劳动,致力于培养农民艺术家和乡村匠人。艺术介入乡村是一个持续且复杂的进程,要依靠艺术实现经济收益,必须建立起村里的产业体系。”蔡家沟村驻村艺术家张同磊说。
诸城市正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继承与时代性发展,促进文化旅游和农业产业深度结合,积极培育乡村旅游业态,达成以旅游带动农业振兴、以农业助力旅游发展的目标。借助艺术资源融入乡村建设,使艺术创作与乡土文化有机结合,艺术家与当地居民紧密互动,塑造独特的文化品牌,凭借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活动,持续开辟乡村振兴的新途径,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蔡家沟村每周六都会举办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文化展示、文艺表演、打卡体验等七个方面,让参与者能够深度感受文创的魅力,同时还能品尝到农家乐的特色美食,参与各种有趣的活动,这些安排正好满足了当下消费者既希望回归传统又追求创新体验的消费理念,也为传统商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氛围。乡村集市每逢集日人潮涌动,达到数万之众,成交额较上年增长百分之六十,逐渐演变为融合文化商业农业旅游的特色集市,为都市发展增添巨大动力。
诸城市改进乡村文化复兴的运作方式,融合地区性旅游景点的魅力与历史文化的底蕴,深度发掘本土特有的历史旧址、传统美食、民间庆典、知名人物事迹、传奇故事等乡村优秀文化遗产,以此唤醒地方文化的生机。促使演出、节庆会展等产业同乡村旅游紧密整合,实现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的完美对接,着力发展文旅结合的新形式新途径,让乡村文化财富焕发活力,使乡村旅游市场兴旺发达,增强乡村自我发展的能力,开辟一条文化行业支持乡村整体复兴的新路径。
诸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菲菲表示,近些年,诸城市凭借特有的文化资源,持续扩充乡村旅游市场的产品种类。今后,诸城将不断加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开拓新的发展路径,激活市场能量,使优美的自然景色、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与众不同的地方特色更加耀眼,为乡村旅游市场注入更强动力,开创文旅产业优质发展的新纪元。
闪电新闻记者 李涛 通讯员 张敏敏 潍坊报道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