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如何凝聚起世界和平的磅礴力量?,50 后与 90 后芷江人的担当
旅行者于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境内的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接受投降纪念馆进行游览,时间是在2024年5月2日,此照片由新华社提供。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题:中国抗战:凝聚世界和平力量
新华社记者黄扬、李云路、马欣然
吴和平是“50后”,张艺译是“90后”,两人都是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人,他们彼此的工作和生活互不干扰,但都在竭力为促进全球和平出力。
吴和平打算和同事们一起,把对芷江抗战历史的钻研所得,加入到当地中小学的教学中去。张艺译在十一岁时,曾写信给当时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倡议大家多关心孩子们,并且祈求世界和平,现在她从事的是医疗方面的工作。
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以及该地的特殊过往促使他们觉得必须这样做。
芷江因是近代史上首个接受日军投降的地方而名垂青史。八十年前,日寇在此投降。此后,南京、太原、长沙、广州、汉口、北平、台北等地,日本侵略者纷纷向中国军民屈服,曾不可一世的姿态消失殆尽。如今,芷江既是“凯旋之城”,也是“安宁之城”,与国内无数遭受战火蹂躏的城镇乡村相同,从瓦砾中重获新生,在和平的土壤里茁壮成长。
中国将举办隆重仪式,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后的第八十个年头。这一活动旨在守护得之不易的安宁,并开拓更加和平的前景。张艺译这样表示。
捍卫和平 携手抗战
祖国的壮丽山河是壮观的底色,众多抗日将士、产业工人、田间农夫、有识之士等全国范围的抵抗力量,共同构筑起抵御侵略的坚固防线。位于北京宛平城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序厅中,展出的这件大型石雕,形象地再现了中华民族联合抗击敌人的英勇历程。
1935年,日本发动了对华北的侵略行动,中国共产党当即倡导了“抵抗外敌,拯救国家”的口号。同年的12月,在瓦窑堡举行了会议,该会议明确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方向。
日本军国主义者于1937年7月7日的夜晚突然挑起了卢沟桥冲突,驻扎在当地的中华军队立刻进行反击,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中国共产党担当起全民族抗战的核心领导作用。1940年8月到1941年1月期间,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起了一场名为百团大战的军事行动,成功消灭并击伤了超过两万五千名日伪军士兵,这一壮举让全世界都见证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展现出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
来宾在2025年7月8日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观赏《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专题展板,此景由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拍摄。
为了国家生死存亡而抗争使中国社会各界团结一致,为了公理正义而奋斗获得国际社会的援助。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何虎生这样认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两千余名苏维埃空勤人员加入了援华航空队,与美军飞虎队等团体一同,和中国军队及民众结伴而行,他们共同挑战,试图冲破日本对华物资运输的禁锢,为此甘冒风险,在喜马拉雅山脉上空开辟出一条名为“驼峰”的空中通道。
为了帮助英国军队在滇缅地区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中国远征军进入滇缅印地带对抗日军,出动了四十万军队,几乎损失了二十万人。
腾冲战役结束后,整座城市几乎看不到任何完好的屋顶,百岁老兵杨毓骧在回忆滇缅战场的经历时这样说,我们承受了巨大的牺牲,最终取得的胜利十分不易。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到1945年日本宣告停止战争,在世界抗击法西斯斗争里,中国抵抗开始最早、经历时间最长、面临环境最恶劣,承受损失最为惨重。中国军队和民众以超过350万人伤亡的代价,拖住了日本军队超过一半的境外部队。
守望和平 生死互助
根据83年前一部讲述中国渔民救助遇险英国士兵的电影《东极岛》,这部作品如今已传播至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影片再现了那段“海上跨国救援”的往事,让许多观众得以了解这段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艘满载英国士兵被俘者的日本商船“里斯本丸”在中国舟山邻近海域遭遇攻击沉没,众多英国士兵被日军困在船舱之中,198位中国渔民于波涛汹涌中奋不顾身,为身处绝境的士兵们开辟了逃生通道。
那一年,日本突袭珍珠港之后,美国空军出动了十六架B-25式轰炸机,对日本本土实施空袭,然而,受制于燃料耗尽,杜立特上校一行人在我国境内迫降,随后,我国民众和军队展现了极高的英勇精神,全力搜救并妥善安置了这些飞行员。
众多国家的有识之士,包括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波兰、丹麦、印度、朝鲜、越南、缅甸、泰国等,共同参与并援助了中国抗日战争,展现了他们的正义立场和勇气。“前往中国!”在当时,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历史背景,成为不同种族、不同国籍人民正义勇敢实践的具体体现。
援助中国的医疗队伍,由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领导,于1938年1月从加拿大出发,目标是将医疗工作推进到战场前沿,经过多次转移,最终到达延安,随后进入晋察冀的敌后抗日区域。
一张拍摄于1942年的旧影像里,奥地利医学者傅莱身穿八路军制服,在抗日战场上为八路军战士治疗伤病,当时他佩戴着听诊器。为了躲避纳粹的追捕,傅莱从维也纳辗转来到上海,期间得到当地民众的慷慨相助。在此之后,他果断前往晋察冀边区,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支援工作中。
他救助过一名名叫李来福的负伤者,表示自己名为傅莱,对方被称为来福,两人都寓意吉祥。他说,等到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中国必将迎来一个充满幸福前景的明天。傅莱的遗孀江国珍女士向媒体透露了这些情况。
江国珍女士回忆起傅莱前往晋察冀边区参与抗战的事情,这是她于2025年8月23日接受采访时所说的,照片由新华社记者黄扬拍摄
许多受纳粹迫害的外国难民流亡至中国,他们与傅莱等人一样获得了当地人的援助。约翰·拉贝等一些国际友人,在上海、南京等地倡导建立了“安全区”。在红十字会的协助下,他们救助了众多因战乱流离失所的中国百姓。《拉贝日记》是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极为关键且内容详尽的文献资料。
最近,约翰·拉贝的后代托马斯·拉贝,入选了负责传递南京大屠杀历史信息的第一批外国人士。
国际友人跟国内同胞在炮火连天里建立了真挚友情,是抵抗侵略历史的关键篇章,为守护安宁增添了雄厚动力。上海抗战与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中心的负责人苏智良教授这样强调。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九三盛大的阅兵活动即将举行,这次阅兵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展开并迈向新征程,同时也是人民军队迈向建军百年之际的全新展示。
中国清醒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必须有人捍卫。
当前全球,国际局势纷繁复杂,强权侵略行为后果严重。我国坚决捍卫以联合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合力创建人类共同发展的美好家园。
维系战后全球秩序,就是守护地球安宁与进步。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于铁军教授这样强调。
8月29日,车辆穿过了复兴门桥上的七彩拱门,以此作为装饰。北京市动用了多种手段,开展了一系列的装饰活动,来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八十周年。这幅照片由新华社记者谢晗拍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已经过去了八十年,为纪念这一历史时刻设计的标识中,包含了长城图案、橄榄枝图形、璀璨光芒、数字八十以及时间跨度从一九四五年到二零二五年,这些元素共同表达了清晰的意义,即我国举行相关纪念活动并非为了延续恩怨,而是意在回顾历史、追思英雄、守护安宁、展望前景。
这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心声。
加藤飒人是一位来自日本岐阜县的年轻人,他分批游览了大约三十个中国抗日战争的纪念地与旧址,他的目的是让更多的日本民众能够了解历史的真实面貌。
飞虎队前辈的后代玛格丽特·金坎农把先辈的经历著成书籍,该作品在海外广受欢迎。这表明全球民众追求和平与公平的愿望是一致的。祖辈们为守护和平付出的努力,我们也能够继承并发扬。她这样表示。
吴和平跟张艺译已经记不清多少回到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了,每次去来,他们都会在展厅中间的雕塑前停住脚步,陷入沉思——那个巨大的“V”字形雕塑上,描绘着兵器被折断、收进库房的画面,也有盛开的向日葵、飞舞的和平鸽……
成功过程十分艰难且值得骄傲,安宁状态非常幸福却需要努力维持,务必好好守护这份感受。尽管彼此年龄相差三十个年头,这个想法是所有人一致的看法。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