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门石窟到无锡灵山,这场艺术对话展为何成暑期热门?

从华夏腹地抵达太湖湖畔,从古代龙门石雕的经典之作到当代灵山的推陈出新,这体现了跨越时代的延续性……今年2025年旅游旺季,名为“佛国双景”的龙门石窟与灵山胜境艺术交流展在无锡灵山胜境举行,成为今年无锡暑期观光的一个亮点:数据显示,每天参观人数达到5000以上,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地方。据媒体了解,景区表面上的喧嚣,实际上还隐藏着更为深远的谋划,那就是致力于塑造城市全新的文化标识。

将“龙门石窟”搬到无锡

去一趟无锡灵山,还能观赏到洛阳的“龙门石窟”,非常划算。今年7月初,暑假刚刚启动,浙江的郦先生领着孩子去无锡玩耍,无意间在视频网站上看到“龙门石窟和灵山胜境艺术交流展”的精彩片段,便立刻带孩子去现场感受。

7月3日,由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与无锡灵山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千年龙门 遇见灵山”——“梵境双辉”龙门石窟和灵山胜境艺术交流展,以及2025灵山博物馆季活动,在无锡灵山省境内的无锡灵山博物馆正式启动,引起了众多参观者的兴趣,其中包括郦先生这样的外地访客,还有大量“苏超”支持者。

“龙门石窟”搬到无锡。张建波 摄

“龙门石窟”搬到无锡。张建波 摄

佛教历史与中华文化历史中,龙门石窟都是极为珍贵的组成部分,堪称耀眼宝藏。近些年备受瞩目的灵山景区,则作为佛教文化宣传和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从黄河流域到江南水乡,那些镌刻在著名山岳湖泽上的“龙门石窟”艺术形象,是怎样被迁移到无锡市区的?

“龙门石窟”搬到无锡。张建波 摄

“龙门石窟”搬到无锡。张建波 摄

依靠尖端科技:借助3D制造及数字手段,把那些长久隐匿在本土的古代艺术珍品“迎”至江浙地区供人观赏,达成了文物在当今时代里“重现光彩”与“焕发新生”的目标。这种借助科技实现的深度展示,确实是传统文化内在活力在灵山地域得以传承和彰显的生动证明。有学者指出。

担起文化传承的使命

在展览区域中,运用增材制造技术,依据北朝时期与唐朝时期的原作,制作了缩小版的“石窟造像”,这些作品被陈列在馆内,从远处观赏时能感受到宏伟气势,近距离观察时又能体会精妙的细节,整体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情境,让人仿佛置身于“龙门石窟”之中。

另外,特别挑选了龙门石窟从北魏到清代的碑刻题记拓片,涵盖了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魏碑佳作——所谓“龙门二十品”,以及唐楷的标杆——“伊阙佛龛之碑”等等,碑刻书法的刚劲与精妙,实在让人舍不得放手。郦先生表示,这与他在洛阳亲身探访龙门石窟的感受“如出一辙”,带着孩子一同体验更是别有一番意义。

“龙门石窟”碑帖现身无锡。张建波 摄

这类特殊的艺术互动展,并非仅限于参观作品,其中还包含诸多其他环节。活动期间,将举办学术思想碰撞、传统技艺展演、特色商品售卖以及虚拟现实互动体验等,这些安排旨在多个层面上提升公众对龙门石窟的兴趣,并彰显此次两地文化互动的价值。

互动表演

市民游客观展

市民游客观展

现阶段调查显示,每日参观人数稳定在五千人以上,绝大多数园内访客都会选择参观展览,无锡灵山胜境方面近日向媒体通报了这一情况。

担纲城市新IP

这个展览会上,古老的石窟造像技艺和崭新的佛像创作手法进行了超越时空的交流互动。千年前的龙门造像与吴地灵山的艺术杰作相遇,我们不仅呈现了文化的深远积淀,更感受了历史传递的细腻情感。

市民游客观展

双方声称,这次跨地域的文化合作,既是中国造像艺术长达千年的交流,也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双城”共同探索新方法。活动融合了龙门丰厚的知识积淀、灵山别致的场地条件与新颖的参与方式,打造了一个以思想交流为中心、以学问探索为基础、以技术革新为动力、以社会参与为目标的文游结合新模式,为大众提供了一条在科技助力营造的沉浸式感受中,深刻领悟中华文化独有韵味与当代生机的重要途径。

两地文创同时展示,都受欢迎。张建波 摄

而灵山博物馆负责组织这个持续将近半年的项目,也体现了它作为新成立博物馆在创新进步方面的思考方向。灵山博物馆的负责人秦伟平表示,举办这次特别展览是该馆在文化遗产守护和形象塑造方面的一次创新尝试,借助数字手段把龙门长久以来的珍贵文物“迎”到灵山,推动文化遗产的鲜活延续。此外,在文化品牌建设方面,依托江南地域文化与佛教文化特点,创建“展示+学习+文创”综合体验方式,慢慢培育出具备独特性和知名度的文化符号,使灵山博物馆成为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示范窗口。

两地文化交流访谈。张建波 摄

市民游客观展

这次对话展,其实是灵山博物馆品牌建设中的又一次全新尝试。秦伟平认为,灵山胜境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游览地,而应当以博物馆作为中心依托,逐步发展成为无锡文化旅游进步和文化延续的代表性符号,成为无锡地区的新标志。相关照片(非署名者拍摄)均由灵山博物馆负责供应。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校对 石伟

关键词:艺术对话展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