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大峡谷推付费插队服务引争议,试运行一月后暂停?

湖北恩施大峡谷近期增设了一项收费特权,允许游客优先等候,并将其称为“优速通”

用680块钱,就能避开大部队苦苦等待,通过特别通道优先搭乘缆车、索道以及接驳车

消息一出,舆论瞬间炸了锅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明码标价地插队吗?”

景区大概自己也觉得站不住脚

刚刚开始运行一个月,9月3号晚上就发布公告决定停止,理由是要对产品内容进行改进

但明眼人都懂,这哪是优化,根本是顶不住舆论压力,悄悄撤了

说起来也挺讽刺的

恩施大峡谷是国家5A级景区,它展示的是自然形成的壮丽景色,这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公共财富

结果管理方却把它当成迪士尼来运营

那家迪士尼是从无到有打造的商业园区,投入巨额资金,售卖优先通道属于商业运作;你这个依托自然风光发展的旅游地,有什么理由把公共的景色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特权?

不止恩施大峡谷

慕田峪长城的定价更为离谱,其“铛铛车”的顶级服务收费高达六百八十八元每位,其中所附带的便是优先进入园区的特权

仿佛一夜之间,国内景区突然找到了财富密码:不想排队?

加钱就行

说实话,谁不讨厌排队呢?

去年我前往一个广受欢迎的景区,仅仅是为了排队等候缆车,就站立了两个多小时,双腿感到麻木,兴致也完全消失了

倘若彼时有人愿付代价让我位居其前——纵使我不愿为此破费——内心定会感到不快

这早已不是服务差异化的问题,而是赤裸裸地制造不公平

景区也许觉得很委屈:我们不过是想提供更多选择啊?

然而本质所在,自然景观并非营利性娱乐场所,它承载着公共利益与道义担当

《旅游法》表述清晰:公共资源所建景区,不允许以隐蔽手法抬高费用

广东省去年的相关条例再次明确指出,景区交通服务需遵循政府定价,不允许暗中提价

简单来说,可以收取公道的入场费和出行成本,但不可将“等候”这一过程当作商品出售

有意思的是,同样是人流管理,有些地方就做得体面很多

比如美国的黄石公园,游览时需要提前申请许可,依据游客数量来控制入场人数,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申请,实际到达景点时无需等候。

比如庐山风景区,今年上半年游客数量激增将近一半,他们通过增加运营时长,实施更为精细的分区监管,竟然实现了承载能力增强和声誉共同提升

可见不是“无解”,只是“想不想解”

恩施大峡谷的糟糕状况,还源于一个更令人沮丧的层面:部分游客猜测,景区可能有意让队伍变得漫长,借此凸显“优速通”的便利性。

毕竟如果通行效率真的高了,谁还愿意多花这几百块呢?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倘若“优先通道”转变为必定盈利的买卖,景区还有哪些理由去改善服务、提升效能?

这或许会形成一种不良循环,管理越是低效,排队时间就越长,而排队时间越长,选择购买VIP服务的人反而会越加增多

最终吃亏的是谁?

是那些辛辛苦苦攒钱出门、想看看祖国山河的普通游客

他们或许难以获得休假机会,然而即便去了景区,也会遭遇区别对待,并非依据抵达顺序,而是取决于支付意愿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研究者黄璜有言在先,自然景区若要增设收费项目,就应当组织听证会议,不能允许企业对公共资源进行任意扩张。

这句话点醒很多人——

景区不是你一家的摇钱树,它是全民的宝贵遗产

回顾此事,恩施大峡谷此次紧急终止“优速通”,可视为一次及时的修正

但问题的根源并未消失

只要景区还想靠着“山门经济”轻松赚钱,类似的试探就不会停止

往后,也许它不再称作“优速通”,而是变换成其他名目,诸如“高级专属”“便捷通道”“增值优化方案”之类……然而只要我们不忘: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些山河真正的主人

就不会允许有人把风景变成算计

终究,文学与理想不宜定价出售,也不该划分出便捷与迟缓、优渥与匮乏、优先权与排队等候

信源资料

界面新闻报道,经过33天试用,湖北恩施大峡谷景区决定终止VIP专属快速通道服务,该决定公布于2025年9月4日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某著名5A级景区突然宣布暂停运营,此事发生在2025年9月4日。

人民网湖北版面:《景区购票能否 “加塞”?》-二零二五年九月四日

关键词:付费插队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