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明天正式入秋!西溪湿地水下观光长廊升级亮相啦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方力 通讯员 周小丽
杭州明天正式入秋。
在西溪湿地绿堤南边深处,一条呈折线状的游览步道正在清澈的水域中曲折行进,它引导人们从水边开始逐步下降,慢慢步入幽静且充满活力的水底环境。
这个长廊是在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二期完工后建造的,今年五月修复完毕并重新对公众开放,很快成为了人们喜爱亲近自然、欣赏风景的著名地点。最近,这个长廊又进行了改进——一批制作精良、信息丰富的全新科学介绍牌匾已经安装完成,为游客带来了更多的学习内容和游览乐趣。
西溪湿地供图
这条水下参观通道原本是西溪湿地整体保护项目第二阶段完工的产物,曾是全国范围内极为罕见的水下自然景观观赏设施,投入使用后广受访客欢迎,然而,岁月流逝,原先的防洪构造效用慢慢减弱,水塘底部泥沙堆积状况恶劣,水生环境系统迫切需要改良进步,因此,景区着手实施了一项任务繁重的改造升级计划。地形条件制约了机械装备和物料的使用,必须借助“水运+陆运”方式反复进行短途转运,导致修复工作异常艰难。然而经过持续奋斗,2025年5月21日,海底生态游览通道与喜堤婚典机构同时完成改造,以全新姿态重新启用。
现在,在明亮的水下通道中行走,人们能够借助玻璃墙面,同时享受从上往下看和从远处望的两种观赏感受。这条水下走廊提供了一种特别的机会,让人们得以观察湿地中开放的水域,尤其是那些浅水地带的自然环境。
西溪湿地供图
在此处,参观者能够观赏到矫健的小鲫鱼和色彩斑斓的鳑鲏,倘若时机恰当,还能目睹泥鳅与黄鳝在池底翻腾搅动,水黾在水面上轻盈穿梭,荇菜在微风中摇曳叶片,铜锈环棱螺借助其斧状足缓缓爬行,其螺旋形的壳上附着生机勃勃的藻类,这些藻类正进行着光能转化……秋季时节,水体清澈,万物争荣,共同构成了一幅完整且充满活力的自然长卷。
这幅画卷在近期迎来了最佳“解说员”。
为了提升生态感受,九月末,园区在既有说明牌之外,又添置了十六块全新制作的介绍牌,用直观的图画和文字,清楚说明了湿地里动植物的生活特点以及它们在湿地环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水里开展的各类活动里,各种奇特的生物纷纷施展特殊本领,展开激烈的较量。西溪湿地有哪些常见的鱼类?青蛙是如何经历蜕变实现身份转变的?水底负责清洁工作的底栖生物,是怎样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善水质的?……这些问题都等待着游客在游览中寻找答案。
西溪湿地供图
这条水下参观走廊不只是个游览地,还是个“无围栏的自然科学课堂”,给全市的青少年学生开辟了一个能离开书本、亲身感受的生态学习园地。来到这里的小朋友和大人可以安静地观赏奇妙的水下景观,也能对照解说牌,努力辨认遇见的物种,增加对自然的了解,体会湿地生态的奥妙。
今后,这个区域会不断举办多种与自然相关的科学普及项目,诚邀各界人士积极加入,通过观察培养环保理念,借助实践加深生态认知,促使更多人认识湿地、欣赏湿地、维护湿地。
但是需要善意提示:不要随意给予食物,不要试图捕捉,不要猛力敲击容器!要使西溪湿地的生命得以正常发展,自由活动,不扰乱生态平衡,不惊动它们,一起维护这个水下生物的天然栖息地。
西溪湿地供图
游览了水下观赏走廊之后,依然渴望探究西溪湿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更多成就?名为“湿地奇观 西溪生命录”的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二十周年摄影展,此刻正在三深大会堂进行展示!
这个展览围绕“生命”这一主题展开,展出200多张西溪湿地长期生态考察获得的优秀摄影作品,真实再现了该区域内草木、虫豸、飞鸟等众多物种“栖息生长”的生动画面,欢迎您前来欣赏。周末期间会举行盖戳活动,随机发放包括小天鹅、明党参、龙舌草在内的动植物图章。展览无需付费,将持续至十月三十日结束。
画面安静,生命活跃;活动有结束,环境无限制。在这个秋季,前往西溪景区,和众多生物碰面,和自然环境交谈!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