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新体验:上天入海超刺激,湛江飞三亚超震撼

山东青岛莱西通航产业园之中,飞行指导员与飞行学员正在实施起飞前飞机周体查验,此消息由新华社发布。

重庆梁平低空飞行营地。熊伟摄/光明图片

海南三亚,跳伞带跳教练带着游客跃出机舱。光明图片

海南陵水,滑翔伞飞行员带着游客在天空翱翔。光明图片

海南陵水红角岭,五彩的滑翔伞点缀着蓝天。光明图片

从高空鸟瞰海南全境,时而是耀眼的金色海岸线,时而是浓密的青翠椰子树,时而是笼罩着云霞的原始丛林……田野、果园、养殖池都清晰可见,景色十分壮观。这次空中游览持续了将近一个半小时,飞行器从湛江抵达三亚,来自珠海的吴俪女士意犹未尽,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体验时感叹,这次旅行收获满满。

如今去海南旅行,不只是游泳,乘坐空中交通工具也非常刺激。这些年,旅游需求正向着更加独特、专属、丰富的方向发展,过去不太常见的空中体验活动,慢慢受到大家的关注,借助飞行方式欣赏阳光普照的海南,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旅游方式。

空中瞰美景:立体视角刷新观光感受

多次搭乘民航飞机掠过海南岛,但在千米云层之上,所见所感无非云海云海。若在较低空域穿梭,六百至两千七百米的飞行层级,便能将海南岛的旖旎风光一览无余。吴俪倾心于国内首条横跨琼州海峡的直升机游览路径。这条往返三亚与湛江的航线,途中视实际情形或会在海口短暂停靠,全程耗时大约九十分钟。南航通航海南公司总经理李严透露,这条兼具旅游与交通功能的航线自2024年10月正式开通后,已经完成了77趟海上飞行任务,总共服务了579名乘客。

三亚市交通运输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当地低空空中游览项目的起降次数为9.79万架次,飞行总时间为9426.97小时,运送旅客数量为24.78万人次,这些指标分别占全国总量的33.67%、24.10%和34.48%。

海南其他地区如海口、万宁、陵水、琼海的短途飞行旅游项目广受欢迎,热度不断上升:2013年和2014年,三亚与海口先后启动了小型直升机观光服务,2024年和2025年,南航通航及中国通航等通用航空企业开始运营跨琼州海峡的飞行观光线路;2019年,陵水红角岭滑翔伞基地投入使用,2025年三亚凤凰岭滑翔伞基地正式对外开放;2017年,海南首个专业跳伞设施在琼海博鳌建成,2025年三亚塔赫跳伞基地的接待量位居全国之首……随着服务种类持续增加,庞大的空中旅游网络逐渐完善,行业展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海南的空中旅行为何如此受欢迎?海南省航空运动协会负责人徐丽文解释了原因:首先,海南拥有优越的气象条件,低空空间开阔且空气清晰,每年适合飞行的日子很多;其次,海南岛地形复杂多样,既有山脉也有海岸线,游客能在不同飞行高度观赏到层次丰富、千变万化的自然景色。海南本身是广受国际游客欢迎的旅游胜地,每年都吸引众多海外旅客前往,这为低空旅游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游客来源基础。

低空旅游在国内刚刚兴起时,价格确实很高,很多顾客因此犹豫不决。近些年,由于政府对低空文化旅游的扶持,整个产业逐渐朝着安全性和经济性更强的方向发展,李严对此深信不疑。

身心皆自由:极致体验点燃消费热情

高空旅行将资源区域从地面拓展至空中,使原本的平面观赏转化为立体体验,更加丰富多元。与直升机游览相比,自由落体运动能带来更加刺激的感官快感。在规模领先的塔赫自由落体中心,教练孟桐正在细致地教授体验者使用防护装置的方法。

刚升入空中,身体务必彻底松懈,这样画面效果才更佳。临近地面之际,双腿须这般蜷曲,方能确保平稳降落……孟桐边解说边演示相应体态,旁观者眼中难掩雀跃之情。孟桐手上还配备了一款微型运动相机,从游客穿戴装备到乘坐飞机,直至跳机及开伞着地的全程,都将被它完整捕捉。

跳伞的吸引力,在于高空中的瞬间巅峰感受,愉悦而转瞬即逝。我们通过不同角度捕捉这些场景,让这份愉悦得以持续更久。这是吸引老顾客再次选择跳伞的因素之一,也是我们作为高空探险服务提供者,全力满足顾客特殊化、独特化服务要求的体现。三亚塔赫跳伞基地的负责人张恩铭表示,该基地自开始运营至今已经过去了四年多的时间,期间总共实现了上万个飞行起降记录,服务过的游客数量超过三万人次,其中以21岁到35岁的年轻人为主力客户,部分客户表现出极高的忠诚度,曾经造访基地多达四十余次,按照这样的频率计算,他们每年平均会在基地体验十多次跳伞活动。

三亚的蹦极项目全年都非常受欢迎,即便在旅游相对冷清的时段,参与人数也相当多。据基地飞行员李思聪透露,他们的场地配备了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两种起降工具,游客最多的时候,每天需要执行五十六次飞行任务。一个上午转瞬即逝,李思聪已经执行了九次飞行任务,接待了三十多位旅客,他过去曾在浙江、广东等地区进行跳伞飞行工作,如今每天完成的飞行次数,是往昔的三到四倍那么多

“把身心一起托付给风。从四千米的上空和教练一同跃下飞机,在风中体会失重的快感,当降落伞在合适高度展开,再享受片刻的空中徜徉,最终平稳降落……落地时,山东游客于威仍陶醉在愉悦的眩晕中,他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尝试过跳伞,这是首次在国内进行,未曾料到感受如此出色,海棠湾的景致相当震撼,北纬十八度的美确实名不虚传。”

安全筑防线:多重保障护航逐风之旅

当前风力5米每秒,十分适宜飞行,等天上那片云彩移开,便可以升空了。在海南陵水红角岭滑翔伞飞行基地,教练张宇一直注视着风向指示器,同时抬头看了看天空。

另处,飞行人员同观光者已经妥当安排。他们反着伞面站立,握住控制绳索,在引导人员的帮助中顺风疾跑。气流很快充满伞包,滑翔翼仿佛展开的多彩羽翼,载着他们从山丘渐渐飞离……当滑翔翼平稳飞行,风从耳边缓缓吹过,脚下香水湾似白练曲折。这种与天地共舞的惬意,完全依托于严密的安全保障措施。

滑翔伞依靠风力前进,是一种无需动力的空中交通工具。确保飞行安全,需要具备丰富的操作技巧和牢固的安全观念。活动组织者崔圣达说明,该机构对飞行人员的挑选标准非常严格——在正式载客升空之前,飞行人员必须完成超过千次的飞行实践,并且必须拥有C级或更高级别的滑翔伞飞行资格证。部分飞行人员曾是空军人员或体育界人士,他们对气流状况的感知力远超普通人,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非常强。经验确实很关键,不过即便是经验丰富的飞行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也必须进行地面模拟训练,持续提升操控降落伞和调整伞面等本领,崔圣达这样强调。

根据起飞规范,各个滑翔伞飞行场所都设定了更为严格的安全界限。三亚凤凰岭滑翔伞飞行场所负责人王佳智表示,业内通常认为风力小于8米每秒时可以飞行,但在实际运营期间,风力一旦达到6米每秒就要立刻中止飞行,而强对流天气、雷暴天气、浓雾天气等则属于完全禁止的气象状况。即使气象条件符合空中交通管制机构的要求,只要天上有云层飘浮,指导员也会坚持守候,宁愿多耗费三十分钟时间,也绝不轻举妄动,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一套达标的专业滑翔伞,蕴含着诸多安全考量,堪称飞行者的“保命符”。双人伞的翼面采用坚韧的尼龙织物拼接,铺展宽度可超四十平米,伞索如同“脉络”般与操控杆相连,牵动不同索线能够精准控制行进轨迹与快慢;气压表即时标示空中高度,通讯设备保障与地勤的即时联络,构筑了双重安全防线。

每次升空之前,例行核对必不可少,必须确认面罩是否锁好、腰封是否紧固、降落伞有无损伤、牵索有无缠绕、装置是否完好,以此保障全程安全。此外,器材的保养同样一丝不苟。每年营地都会把滑翔伞器材送往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接受专业检测评估,如果器材出现伞面破损、伞索老化等情况,或者使用次数已经超出标准,那么就会立刻作废处理,坚决防止滑翔伞继续服役超出年限。

滑翔伞的乐趣并非来自驾驭气流,而是来自理解气流、保护自身。只有确保安全措施到位,才能够一同体验这次空中之旅。这是三亚凤凰岭海誓山盟景区品牌负责人李安所强调的。

海南担当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正把山川湖海当作创作底板,把各类飞行工具当作书写工具,在不断提升飞行安全水平的同时,也在不断拓展空中服务项目,把海洋上的飞行活动转化为经济收益,描绘出文化休闲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旅游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