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构建完整文旅服务体系,宠客模式成功,让更多人爱上老家河南
河南省在政策推动和景区落实方面都做得很好,同时注重安全维护和体验提升,由此打造了完善的文娱服务架构,这也是“爱客”理念能够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
河南省会持续归纳节日时段的得失,将温馨举措制度化、规范化,促使文化游览行业由注重客流量转向重视顾客驻留,吸引众多民众欣赏本省家乡。
银基动物王国国庆版花车巡游 郑州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供图
今年国庆与中秋相连的假期,共计八天,同时遭遇连绵秋雨,让河南的旅游文化市场体验到了一种特殊的困境。河南各地景区应对困难,围绕“善待游客”这一宗旨,既有洛阳老君山持续9年的“1元午餐”活动,也有焦作云台山、济源王屋山等景区实施的“免费再次游览”举措,通过一系列贴心的服务减轻了天气不佳带来的冲击,不仅让游客倍感欣喜,更使“家乡河南”的文化旅游品牌更加突出。
统计表明,国庆与中秋假期期间,河南省总共接纳游客8136.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9.1亿元,参照可比标准,这两项指标分别回升至去年同期的89.1%和83.4%,尽管遭遇雨天,依然展现了出色的表现。
原本忧虑阴雨破坏登山乐趣,未曾料到抵达中天门广场时,便望见“1元午餐”的告示牌,更可在遮雨的棚子内静坐休憩,这份安排实在周到体贴!来自西安的旅客胡女士,在假期与孩子同游老君山后,对景区的“1元午餐”表示高度赞扬。老君山已经连续九年举办“1元午餐”活动,今年特别在广场用餐区连夜增设了防雨设施,确保这项持续九年的温情承诺,在雨天也能给游客带来感动。
这样的暖心细节,在河南各大景区随处可见。国庆中秋连假期间,清明上河园预先备好五十万件雨具,无偿提供给游客使用,所有员工全部到位,确保游客观览安全;建业电影小镇在基础服务如免费停车、免费保管行李之外,还增设了遮蔽风雨的棚子,提供姜茶和吹风机等保暖物品,并且对有积水的地段进行即时疏通排水;安阳殷墟博物馆在等候区域组织了“甲骨文趣味竞猜”活动,使原本单调的排队过程变得充满乐趣。
我们一直把游客的体验放在重要位置,只要能让游客感受到关怀,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的营销负责人石占良这样表示。
河南景区不仅提供当下周到的关怀,还设有“长久关怀”来消除游客的失落感。节假日期间,焦作云台山、济源王屋山等许多景点宣告,持有国庆假期凭证的游客,能够于2025年12月31日之前再次免费游览。
节日里雨季连绵不断,众多旅行者未能尽享太行山景致,所谓“免费再访”便是为了补偿游客的缺憾,更期待借此吸引更多人体验河南的秀美风光,这是焦作云台山景区管理者的说明。这项措施公布以来,在互动平台上激起广泛讨论,许多旅行者留言称赞“河南真是坦诚,下次定会再来”。
河南文旅致力于提高服务品质,并且持续开发新的旅游项目,以此加深游客的体验互动。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举办“水下红旗秀”和千架无人机星空表演等活动,国庆期间接待游客33.13万人次,外地游客占总数的64.7%;信阳鸡公山景区布置“国旗映云海”和“月满中秋”两个重点场景,借助非遗活动和森林艺术展,吸引年轻游客,完成从欣赏风景到参与体验的转变,即使天气不佳,游客数量仍比去年增长5%;“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依靠全天候行进式演出,并附加免费停车、行李保管、宠物托管等十项免费服务,贯彻“无负担观赏”宗旨,成为文化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为维护假期文化旅游领域秩序稳定,河南省文旅部门还设立了全程无遗漏的安全监管网络。全省共组织了1614个检查小组,对6715家文旅场所实施了检查,识别出1056项安全隐患,并完成了95.08%的整改工作。郑州、漯河、新乡这些城市,也发放了消费券,这些券可以用于景区门票、民宿住宿等方面;南阳的卧龙岗武侯祠,以及林州的万泉湖,这些景区又推出了新活动,比如背诵古文就能免费进入,或者穿汉服可以免费游玩,这些措施让消费市场更加活跃。
政策扶持与景区管理,安全维护与服务革新,河南省已建立起完善的旅游文化服务机制,这是“重视游客”策略得以顺利实施的核心要素。该省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人指出,接下来将吸取近期假期的工作心得,使“贴心关怀”变为固定规范,促使旅游文化产业实现从“过客”到“常客”的转型,吸引更多人欣赏“故乡河南”。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