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偏爱宅度假:秦皇岛阿那亚、武夷山民宿成新宠?
游客在秦皇岛阿那亚社区内的街区广场上休闲。
资料图片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见山小院”一景。
受访者供图
六月底,在上海任职的温女士踏上了福建南平武夷山的旅程,她挑选了三姑度假区中的一间民宿作为栖息之地,开始了她的休闲之旅。与众多游客不同,温女士并未热衷于游览各大景点,她选择了在民宿中安顿下来。“日复一日,我在民宿里品茗、逗猫、闲聊,偶尔还会漫步在民宿周边的小径上,那份悠然自得真是难以言表。”温女士这样描述她的感受。
温女士的抉择并非特例,事实上,近年来,众多游客倾向于在酒店或民宿中安顿下来,享受一段节奏悠闲、注重休息与体验当地风土人情的“宅式度假”。
高质量体验是重点
“宅度假”这一理念源自于将英文单词“Stay”(停留)与“假期”组合而成的词汇,意指无需远行,只需在原地或周边地区进行短暂旅行来放松身心。在欧美地区,这种度假方式一度被认为是经济实惠、适合短期休闲的“经济型”度假选择。然而,近年来在中国兴起的“宅度假”现象,更多地反映了人们旅游消费观念的演变以及对高品质体验的追求。
希尔顿集团的研究表明,高达84%的中国受访者期望在入住酒店时能参与多种活动,把酒店视为休闲度假的场所。特别是Z世代,他们更倾向于将深度放松和文化体验视为“躺酒店”的优先选择。业界人士指出,随着人们对度假的认知逐渐加深,游客对旅行过程中的舒适度愈发重视,选择悠闲旅行、宅度假甚至是睡眠度假的游客数量正不断增加。
部分度假酒店与民宿已不再仅限于提供住宿服务,它们主动增设了陶艺制作、插花艺术、制香工艺等多样化的体验课程,使游客在有限的空间内即可享受到丰富的度假乐趣。
温女士向记者透露,起初与她一同出游的朋友们对为何不去景点游玩感到困惑。然而,在与民宿的老板和住客们共度数日后,他们通过参与民宿的草坪瑜伽等活动,逐渐接受了这种“宅度假”的模式。她表示:“旅游的本质在于放松身心,即便是在风景宜人、社交氛围融洽的民宿中,同样可以享受到相似的体验。尽管我们没有走出家门,但内心同样感到愉悦。”
盘活乡村沉睡资源
炎炎夏日,众多城市居民纷纷选择搬入乡间小院,以享受避暑休闲的时光,这一做法颇受欢迎。在河南省信阳市,诸如“有稻山房”、“见山营地”、“山味书屋”等共计145家特色小院,吸引了众多游客络绎不绝地前来游览。近些年,信阳地区以推广主题民宿作为突破口,推出了“主理人联合小院”的创新模式,激活了那些闲置的农宅,推动了庭院经济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信阳逐步摸索并打造出了一种融合了特色乡村旅游、城市休闲以及文化创意等多元素的“信阳小院”旅游产品。
据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睡仙桥村的咖啡小院负责人透露,最近到访此地的休闲放松的主要人群是刚刚完成高考、中考的考生及其家属。在这里,他们不仅品尝咖啡、欣赏美景,还倾向于在民宿中短暂居住几日。据相关资料显示,信阳地区拥有超过12万处闲置的宅基地,其中约7万余处处于闲置废弃状态。通过打造具有信阳特色的“信阳小院”,这些原本沉睡的资源得以焕发新生,转化为文旅资源。此举不仅辐射带动了3万名群众就业,还使得人均年收入增长超过2万元。
云南省曲靖市竹园镇的“村房短住”模式颇受欢迎,吸引了众多来自江苏、新疆、重庆、四川等地的旅居游客。他们在此地的迆勒、玛依咱、糯木等村寨中,尽情享受着乡村的宁静与悠闲。而在新疆布尔津县,当地居民在政府的指导下,将闲置的房屋改造成家庭旅馆,并将非遗刺绣、民族风情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让游客能够沉浸式地体验“童话布尔津”的独特魅力。
每一座民宿院落实际上都构成了一个微型度假中心。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乡村民宿若想吸引并留住游客,必须在打造独特的文化体验和提升品牌知名度上多下功夫。吴芳馨,这位投资建设了众多乡村民宿的从业者,她认为,乡村在满足“宅度假”需求、提供放松体验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些运营得当的乡村民宿,能够持续吸引游客反复前来度假或长期居住,从而为当地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促进消费场景创新
“宅度假”服务强调住宿品质,旨在使游客有如家一般的感受,并尽可能延长他们的逗留时长,这一目标对打造更多元化的消费环境以及提升游客在当地的体验提出了新的挑战。
澎润酒店业咨询公司发布的《生活方式酒店研究报告》揭示,伴随“宅度假”等新型休闲方式的流行,那些注重个性化设计并强化社区氛围的生活方式酒店正逐渐成为住宿及旅游领域的关键组成部分。生活方式酒店中,社交空间扮演着关键角色;酒店定期举办各类社交、文化和艺术活动,以此增进客人间交流;同时,酒店将本土文化元素巧妙融入设计与应用,为宾客带来独具地域风情的文化享受。
“宅度假”这一理念的应用范围并不局限于酒店环境,它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为商业区、房地产行业等消费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视角。
以河北省秦皇岛市的阿那亚社区为先锋的旅游地产项目,在近些年通过举办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成功塑造了“文艺与悠闲生活”相结合的社区氛围,不断吸引着京津冀地区的游客前来体验“宅度假”的生活方式。游客一旦住进社区内的度假酒店或民宿,便可在美术馆、艺术中心、剧场等公共文化场所观赏演出,亦或是在住处周边的花房、茶室、音乐排练厅、海边电影院等地留下足迹,尽情享受集多种娱乐方式于一体的海滨度假乐趣。
业界专家强调,随着体验经济的蓬勃发展,旅游从业者需重视游客对于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等情感需求的满足,以及他们的消费行为,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并推出更具体验性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与服务。(记者 朱金宜)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7月09日第12版)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