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力争熊猫旅游列车成四川靓丽名片,四川这样做
提升配套设施适老化水平、增加开行频次……
将银发旅游列车打造成又一张靓丽名片
在旅游列车中,医务人员向中老年旅客提供了医疗保健服务。 图片来源:中国铁路成都局。
1.
到2027年
力争“熊猫旅游列车”
累计开行数量不少于200列
游客数量不少于6万人次
开行数量和旅客运输量
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将银发旅游列车打造成
四川旅游消费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2.
做优银发旅游列车
四川这样做
深化适老改造
优化车厢功能布局,增加适老化设施
为银发旅客提供专享优化交通换乘服务
加力供给扩容
增加银发旅游列车开行频次、密度和覆盖范围
统一塑造品牌形象,遵循“品质优先、舒适体验、价格亲民”的原则,对品牌进行分层定位,以满足不同年龄段老年消费者的多样化消费需求。
支持地方政府、国企、民企等多元资本参与银发旅游列车投资改造
强化保障支撑
广泛宣传银发旅游列车产品、路线、服务
组织银发旅游列车运营主体参加国内外展会活动
强化多元赋能
建设银发旅游列车医疗康养服务专区
探索随车配备卫生健康服务团队
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于7月31日举办的“支持做优银发旅游列车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近期发布的《做优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将着力提高列车配套设施的适老化程度,提升银发旅游列车的运行频率、密度以及服务范围,并考虑配备专业的卫生健康服务团队。目标是在2027年前,确保“熊猫旅游列车”的开行数量达到200列以上,接待游客数量突破6万人次,力争在全国范围内保持开行数量和旅客运输量的领先地位,进而将银发旅游列车打造成为四川省旅游消费的一张新亮丽名片。
据悉,《行动方案》秉持“政府引领、市场运作”的基本方针,充分利用四川拥有的丰饶的“农商文旅体康”多元资源,借助铁路网络在安全、舒适、便捷和高效方面的特点,致力于打造“高品质、舒适度、普遍性”的多元化产品系列,构筑“覆盖四川全省、畅达全国范围、拓展海外市场”的线路网络,并设立“场景无缝对接、服务全面覆盖”的服务规范。
《行动方案》针对适老化改造的深化、供应能力的扩大与提升、保障体系的强化以及多元能力的增强,共提出了十二项具体的工作举措。
在推进适老化改造方面,首先需提高列车相关设施的老龄化适应性,针对老年人群体的特殊需求,对车厢内部的功能布局进行优化,并增设相应的适老化设施。其次,应促进景区景点的适老化改造工程,与旅游景区的“强基焕新”计划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旅游景区的无障碍通道等适老化设施。需引导运营方提供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服务,打造专为银发人士设计的特色服务系统,并与当地公共交通机构建立协作关系,为老年乘客提供专属的交通换乘优化服务。
在增加供应和扩大规模方面,首先,要拓宽线路网络,加密班次,提升银发旅游列车的运行频率、密集度和服务区域。其次,要统一构建品牌形象,依据“品质优先、舒适体验、价格亲民”的原则进行分层定位,以满足不同年龄段银发游客的消费需求。第三,我们要深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完善“铁路局集团、投资主体以及运营主体”三者之间的合作投资运营机制,同时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多方资本参与到银发旅游列车的投资与改造项目中。
在加强保障支持方面,四川省计划构建一个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共同商讨并解决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同时强化“熊猫旅游列车”的品牌维护,优化服务水平,确保列车在本质安全和安全管理信息化方面达到更高标准,并增强应急处理的能力。加强宣传推广力度,通过不同媒体渠道,大力宣传银发旅游列车的产品特点、行程安排以及服务质量,并推动相关运营主体参与国内外各类展会,以提升国际间的合作与推广效果。
在多元赋能的强化方面,四川计划扩充商业、旅游和文化消费服务的供应,推动特色美食、知名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地方表演团体等融入列车,为乘客提供多样化的消费选择。同时,四川还将提高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质量,打造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旅游列车医疗康养服务区域,研究在列车上配备专业的卫生健康服务团队,乘客在列车上产生的医疗费用可通过医保异地结算处理。四川将增强政策扶持,力求把银发旅游列车改造项目包含进大规模设备升级资助名单,同时,在消费新领域、列车运营、贷款保险等多个方面,力争获得补贴和政策上的额外支持。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