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夜幕下,成都自然博物馆上演恐龙主题夜宿大冒险
夏季最热的时候,天色变暗之后,月光从透明的大楼外壳上照进来,落在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里面。本来很安静的博物馆,突然传来了小孩子响亮的说话。“老师,我找到古代的遗迹了!”8月10日那天晚上,伴随着这样的一句叫喊,向远处看去,许多变成“史前生物考察员”的小朋友,正在馆内开展一场穿越到过去的远古探险活动。这个场所现在举办一项称作“恐龙博士的深夜密令”的过夜活动,这是该馆今年夏天专门设计的特色深度体验计划。
在恐龙旁搭帐篷
近些年,参观博物馆变得非常普遍。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很多博物馆在假期前后,开始采用分时段接待、延长开放时间的方式,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多参观机会。此外,晚上逛博物馆也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博物馆举办夜间特色活动,并且增加了夜间的餐饮服务和文化体验项目。成都自然博物馆举办的“恐龙博士的深夜密令”过夜活动,借助16小时的全情投入体验,为博物馆的社教科普开辟了全新模式。
小朋友们夜游博物馆
自然馆举办的这次夜间住宿项目,并非等同于常规的延长参观时间。成都自然博物馆的负责人表示,名为“恐龙博士的深夜密令”的活动,围绕“恐龙博士意外失踪”的故事展开,把科学知识传播结合到角色扮演解谜、小组合作以及科学实践里,同时借助环境改造、任务设计和参与式活动,让博物馆转变为一个可以互动学习的场所。
根据消息,孩子们在“夜宿活动”的主要环节里,首先在4D影院观赏了《博物馆历险记》,接着在恐龙展区参与了解开“SOS紧急呼救”谜题的活动,之后在户外进行模拟化石发掘,并且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建立“史前庇护所”(帐篷)。到了夜晚,气氛达到顶点,恐龙夜巡队任务要求孩子们利用探险图示与化石制作,最后在恐龙标本的看守下结束睡眠。第二天早上的特别活动以及表彰大会,为这次融合知识性与娱乐性的探索之旅达成圆满结局。
小朋友们夜游博物馆
夜宿项目凭借三项重大革新,重塑了博物馆的科普作用,这亦是“文旅”与“科普”高度整合的探索。负责人称,夜宿活动借助馆休时段的安静环境,借助光线调整、区域连接,达成博物馆情境的再造。此外,将陈列的静态物品变为动态的知识媒介,达成“在玩乐中学习”的教化宗旨,探秘图录、专属徽章等精巧构思,更提升了代入体验。从7月20日第一个活动启动之后,有将近一百位“恐龙探险家”参与了过夜体验。
本文图据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