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天等县宁干乡发布公告,禁止到剑龙山等未开发区域旅游

根据广西崇左市天等县融媒体中心报道,8月9日,宁干乡政府向众多游客、户外运动参与者以及邻近居民公布了一份公告,内容为不允许前往未开发且未对外开放的区域,即剑龙山进行游览活动。

该通告指出,宁干乡剑龙山范围是天等县城饮用水源涵养区,属于未开发地带,该区域地形路况错综复杂,信号覆盖不佳,缺乏安全防护设施,目前正值雨季,雷雨天气多发,降雨量大,地质风险高,可能出现山体滑坡、落石等多种危险情况,私自进行探险、攀爬、宿营、游览等活动,极易导致意外伤害,且救援工作十分困难。

为有效阻止未开放地区游客发生意外等不安全状况,宁干乡政府就禁止前往未开放地区游玩相关内容公告如下:

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相关法律条文,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未经许可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比如剑龙山,进行游玩或者登山活动。

人民群众需要提升自我安全保护能力,重视生命价值,尊重自然规律,遵守旅游准则。对于热门打卡地,要小心选择,不要前往原始地带探险,以免遭遇危险状况,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当地居民必须遵守法规,不允许私自组织旅游团队或提供导览服务。不能充当无资质的引导者,带领游客前往尚未正式开放的知名打卡地,参与观光、探秘、攀岩、野营等行为,一旦违规将受到法律制裁。

不允许任何团体或个人带着易燃物品进入山林,不允许随意生火,不允许燃放鞭炮烟花,不允许焚烧废弃物,不允许随意丢弃烟蒂等野外不合规的用火行为。

五、假如个人或团队不服从指引或忽视通告,私自前往未开放地带,比如剑龙山,开展旅行、攀越、宿营或探险等行为,由此引发的一切问题,责任需由该组织者或个人自行担负。

游客在剑龙山上登山打卡。左江日报 图

记者留意到,去年九月二十五日,宁干乡政府发布过一份公告,指出剑龙山是未开发且未对外开放的区域,其山体土壤成分主要是硅质土,土层厚度不大,并且存在不稳固的土层和岩石,为了精确掌握山体的真实状况,排除可能的风险,县政府决定指派专业单位对剑龙山进行地质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等任务。公告发布后,个人或集体不得登顶剑龙山,若公然违抗规定擅自上山,由此引发的不良状况将受到法律规章的相应惩处。

根据资料查询,剑龙山地处崇左市天等县宁干乡境内,山体轮廓酷似剑龙背脊,所以被航空摄影爱好者称作“剑龙山”。

根据崇左《左江日报》2023年10月消息,中秋国庆期间,天等县剑龙山迅速走红,吸引众多区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他们纷纷用视频和照片记录下游览过程并分享至各大网络平台,从而引起更多网友的极大兴趣并陆续前往登山,据不完全统计,那个长假里共有超过三万人次前来体验登山乐趣,长假结束之后,这里依旧每天迎来络绎不绝的访客。

许多徒步爱好者之外,一些登山团体也在网络空间上公布影像资料,介绍“剑龙山”这类旅行路径。

旅友攀登剑龙山。极目新闻 图

之前有消息透露,2023年8月,有人在网上分享过广西地区七条值得推荐的户外登山路线,剑龙山被包含在内。发帖者介绍,这条路线的步行距离大约五公里,需要花费六个小时完成,挑战性评级为四颗星。他认为这是自己在广西遇到坡度最陡峭的山峰之一,下山时必须同时运用手脚,山脊轮廓看起来像剑龙的脊背,非常危险。

剑龙山原本并未开放,却因意外爆火,导致外界对其稳定状况产生担忧,时常有访客陷入困境。

2023年10月3日11时59分,崇左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紧急求助,天等县宁干乡剑龙山上有名游客在登山时走失了路线,被堵在山上,同时左脚脚踝扭伤,动弹不得。接到报警,支队指挥中心马上派遣丽川消防救援站的救援人员前往该地点进行施救。

调查发现,被围困者所在地点是最近备受关注的旅游热点,而且山上通讯信号很差。救援人员难以和被困者取得稳定联系,并且那个区域尚未进行商业化开发,无法立刻确定具体位置。询问了几个刚下山的游客,都说没见到求助者。接着,救援人员向附近住民打听了情况,把被困者所在地的特征告诉了他们。依照当地民众的指引,搜寻队伍带着食品和粮食进入山区进行救援,最终在剑龙山山麓附近的一片荒芜地带发现了遇险者。

2025年7月30日15时43分,崇左市天等县宁干乡剑龙山发生一起游客中暑事件,该游客被困请求救援。崇左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信息后,迅速指令天等县消防救援大队丽川消防站赶赴现场实施救助。救援队伍抵达山脚区域,查明被困人员具体方位后,立刻携带必要物资和救援器材开始登山搜寻,16时55分成功找到遇险游客。

核实到旅行者已经苏醒,指挥者马上带领众人,起初用药物为旅行者降温并恢复体力,接着用救援索进行保护,然后搀扶他下山,在五十分钟内,成功将被困者安全送达山下,所幸该人并无严重伤害。

关键词:旅游安全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