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小城集安:曾有高句丽王朝,留存众多古迹
中国东北部有个小镇,邻近朝鲜,尽管年代久远,名气却很有限,可能许多人都不熟悉它——集安。
在公元一世纪到五世纪期间,该地却建立了一个十分强盛的边陲政权,即高句丽王国,其势力之强大,致使隋炀帝三次兴兵征讨均以失败告终,并且由于三次攻打高句丽间接引发了隋朝的覆灭。
两千余载光阴流转,集安境内至今仍散落众多高句丽王城遗址,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第二十代君主长寿王的陵寝,此陵被誉为“东方金字塔”,此外还有号称东方第一碑的好太王碑。根据考古勘探,高句丽王国历时七百余年,而在集安的王城时期持续了四百余年,因而遗存了丰富的人文景观,仅在集安分布的高句丽古墓数量便逾万座。
接下来2003年,中国着手将东北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提交给世界遗产名录,次年便成功获批,与此同时,朝鲜的高句丽墓葬群(高句丽后期迁都平壤)也获得成功,唯独韩国一无所获。韩国方面对此表示不满,认为中国侵占其历史,声称这些是他们的先人遗迹,实际上在中国启动申遗程序之初,韩国就曾提出反对意见,但未能成功,毕竟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穴均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不知联合国相关人士是否会暗自思忖:为何他们的先辈在中国境内?
提及盗取和侵占,韩国才是头号玩家,他们把中国的元宵节、端午节、拔河竞技、儒学书院等据为己有并成功申报世界遗产,甚至妄图将孔子也划归他们所有,声称孔子是韩国人,这种行径令人既觉得荒诞又愤怒,却又无可奈何。此次又指责中国窃取他们的历史,这无非是强盗在指责受害者。可是另有一些人感到困惑,韩国在古代时期称为高丽,因此如今韩国的英文名称是Korea,那么这个高丽与中国东北部的高句丽是否属于同一个朝代?
并非如此,高句丽乃古代中国东北地区的边疆政权,其统治者姓氏为高,源自夫余部族,公元前37年首都在辽宁桓仁县设立,公元3年将都城迁移至吉林集安市,公元427年再度迁都至平壤,公元668年该政权最终消亡,在集安发现的高句丽王城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上刻有汉字。
高丽王朝建立在高句丽灭亡的两百多年之后,具体时间是公元九百一十八年,建立者的姓氏为王,他们并非高句丽人的后代,而是新罗人,与高句丽没有直接的血缘联系,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只是由于后世史书在记录时出现了混淆,将这两个王朝都称作高丽,为了便于区分,现在的学术界将前者称为高氏高丽,将后者称为王氏高丽。
如果说存在某种联系,那么在文化延续方面,后者确实承袭了前者大量内容,在血统渊源上或许也有部分牵连,毕竟高句丽迁移都城至平壤之后,仍然持续了两百多年的时间,因此韩国人声称其为祖先似乎也说得过去,但这更加荒谬了,祖先并不生活在自己的国土,却需要在异国进行供奉,或者依照他们的逻辑,是否也可以断言中国人是韩国的先祖?
我们游览高句丽王城遗址时,工作人员提到每年都有大量朝鲜族和韩国友人到此探访,有时还会举行祭拜活动,过去他们甚至进行过盗掘行为,拿走了许多文物,其中包括一些非常漂亮的壁画。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