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孩忙姐嫁非洲老公5年才首次去婆家,被当地落后惊到
近些年,有不少中国女性选择与外籍人士缔结婚姻,浙江地区的“忙姐”便是其中的一个实例。
她于二零二零年同来自加纳的丈夫“肉哥”在中国完成婚姻登记,从此一直居住在国内。
肉哥的故乡加纳,当地经济状况相当不佳,交通设施十分落后,忙姐对此深感不适应,内心有些许不满。
所以跟肉哥结婚5年、连两个孩子都有了,才第一次去非洲婆家。
有钱也走泥巴路,200公里要开8小时车
今年7月1日,忙姐踏上了这趟 “期待已久” 的非洲之旅。
她家尚未断奶的儿子留在国内,她则带着年长的孩子,与肉哥一同搭乘飞机前往加纳。
她清楚肉哥家乡经济不宽裕,然而她事先准备不充分,结果还是对加纳的贫穷状况感到意外。
本地的确存在部分城区环境十分整洁,不过这些区域数量有限,其余区域则更接近乡村状况。
就算是当地有钱人,盖了气派的大别墅,出门照样得走泥巴路。
肉哥事先为她预备了住地,总算是没让她住进简陋的屋所,然而刚一迈出房门,地上铺满了尘土,忙姐顿时不知该把脚放在何处。
那个位置上仅有的商店,实际上就是一个设施简陋的储藏间,里面没有多少有价值的物品,但经营者在门口设置了一道防盗窃的金属网。
可就算是这样的 “小区”,在当地居然还算条件好的。
等忙姐上了去婆家的车,才真切意识到贫穷的实在含义,随后的遭遇更是让她无法承受。
这条路实际距离不过两百公里,若是沿国内的普通公路行驶,最迟也只需三五个小时便可抵达,但她却耗费了整整八个钟头的时间。
狭窄的通道上,各种带轮的车辆密集地聚集在一起,路旁也挤满了行人,行驶片刻就会遭遇阻塞。
费了好大劲才离开拥挤的区域,接着又遇上了一段凹凸不平的土路,坐在车里几乎要被震得四分五裂,直到终于踏上平整的水泥路面,距离婆婆家也就不远了。
这8小时车程,忙姐表示绝不希望再次经历,然而这趟“非洲变形记”仅仅是个开始,更令人烦恼的事情还在后面。
来了“没饭吃”,直呼想回家
动身之前,姐姐特意准备了八部苹果手机,计划作为给婆家人的见面赠品。
尽管肉哥是本地人,事先准备了措施,用保鲜膜把装手机的箱子完全包裹起来,然而还是没能挡住小偷。
安检通过后,原本放在一旁的行李不翼而飞,里面存放的八部手机全都消失不见,就连平时最沉稳的肉哥也为此情绪失控。
非洲的婆婆性格很好,即使没得到贵重的初次见面赠品,也亲切地迎接了忙姐和她的孙子。
可 “热情不能当饭吃”,婆婆家做的饭,忙姐是真咽不下去。
她并非讨厌当地饮食,主要是那外观和烹饪方式,与中国人的口味出入极大。
当地主要食物是玉米糊糊,这种糊糊熬得非常浓稠,质地类似年糕,食用时需要用手取一小块,然后蘸着菜肴和汤汁送入口中。
食材其实挺好,是新鲜羊肉炖的菜,可看上去就是乱糟糟的。
他有一半加纳血统,在奶奶和亲戚们殷切的目光注视下,费了好大劲才调整好心态,最终鼓起勇气吃了一小口。
吃完后他还立马打了个寒颤,再也不肯吃第二口。
忙姐更绝,直接躲到后面,宁愿自己煮碗清水面吃。
她对煤油炉完全陌生,担心使用失误会引发爆炸;肉哥用火柴点燃炉子之际,她们俩都惊恐得浑身发抖。
日常琐事都这般艰难,抵达加纳以来,忙姐时时刻刻都思念故乡。费尽周折终于享用到滚烫面条时,她感到那种满足感,甚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饕餮盛宴。
或许有人会疑惑,烹饪过程颇为繁琐,为何不选择在外用餐?其缘由在于“无力承担”。
加纳的进步相当缓慢,商品价格却异常昂贵,如果打算在此地安家,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难以维持生活。
泡面吃不起,物价太离谱
这种在本地被视为劣质快餐的食品,在加纳却变得格外抢手。
忙姐在加纳吃的头顿饭是泡面,在国内只需十几块钱,在此地却卖到了五十元。
这离谱的价钱,让忙姐感叹:实在无力承担。若要在餐馆吃顿像样的饭?那所需花费就更大了。
一般的鸡肉饭定价达到八十元,尝一次海鲜,用料远不如国内多样,付账时却需要七八百元。
这么高的花费,把原本没打算下厨的忙姐逼得自己动手做饭。
她无法抑制地回忆,过去在国内,面对物美价廉的菜肴还总是有所挑剔,如今到了加纳,即便是吃一碗简单的面条也觉得十分美味。
加纳的餐厅收费不合理,其他的商品价格也偏高。忙姐在当地的商业街走了一圈,觉得昂贵的物品不实惠,而廉价的又不符合心意。
这种所谓的 “步行街”,实际上跟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集市差不多:两边的摊位上商品堆积如山,中间的行人通道非常狭窄,两个人挨着走都放不开身。
她环顾了一下,售卖的要么是“义乌小商品”,要么是旧货;稍微优质些的新货,价格起码比国内高出两倍。
许多加纳人更愿意购买旧物件,尽量节省开支,因为这个原因,也有中国人通过转售旧货在非洲获利。
忙姐一路走下来,心里头直犯嘀咕,既觉得手头紧没处使,又怕真花了钱心里不得劲儿。
就加纳这物价和生活环境,也难怪肉哥跟忙姐结婚5年,才考虑回一趟老家,毕竟条件有限,难得有机会回去看看。
那个连当地人都觉得不怎么样的非洲故乡,实在让人费解,为何某些中国女性要舍弃国内所有,迁往非洲与丈夫定居,究竟是为了什么?
忙姐不 “恋爱脑”,选老公看人品
忙姐和肉哥没有打算在非洲安家,这次是陪肉哥探望家人朋友,最终还是要返回中国的。
而且经此一遭,估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忙姐都不想再去加纳了。
首要的是,忙姐并非痴情种子——不论交往对象是非洲裔还是欧美裔,她挑选配偶注重的是品德。
肉哥在中国常住,也经营着一家健身场所,有稳定的工作,日常作息与中国居民无异;他为人很有担当,十分重视家庭,经济状况良好。
他们于2018年相识,之后相恋两年,忙姐全面了解了他,最终决定嫁给他。
肉哥在2023年曾经非常走红,被誉为“全网品德最为端正的非洲女婿”,这与人们通常对黑人的固有印象大相径庭。
因此,实在建议那些打算远行非洲定居的我国女性,务必参照肉哥所定的条件来选择伴侣,否则很可能会在今后长久地感到懊悔。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