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木藏香文化旅游节启幕!藏香制作、展演及游客购买全记录

藏香手艺人制作藏香。

藏香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上的点香仪式。

民俗巡游。

非遗展演秀环节中的藏文书法展示。

罗曼乐团的电音小提琴演奏。

藏戏《扎西雪巴》展演。

游客购买藏香。

藏香文化旅游节期间举办的大地欢歌活动,在四季村晚行政村举行文艺汇演。鹿丽娟记者拍摄。

文香故里,岁月鎏金;尼木大地,历久弥新。

清晨时分,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的尼木县吞巴景区,已被各种芬芳所包围。这些香气并非单一存在,而是由柏树的沉稳、藏红花的浓郁、冰片的爽冽以及众多藏药气息共同构成。这独特的气息,正是尼木独有的“空气印记”,也是第四届“尼木大峡谷·吞巴藏香源”藏香文化旅游节无声的宣告,标志着活动已经拉开序幕。

以“休闲佳境 ‘香’约在尼木”为名目的启动仪式,伴随着藏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们共同点燃藏香的仪式而启动。舞蹈《吉祥尼木》让在场的观众情绪高涨,整个活动慢慢推向顶点。显示屏上展示着尼木县吞巴庄园、藏文字博物馆、吞弥·桑布扎故居、雍沟、水磨长廊、卡如核香寻忆景区、麻江琼穆岗日雪山景区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的影像资料。

尼木在藏语中的含义是麦穗,是藏文字和藏香文化的奠基者吞弥·桑布扎的出生地,也被称作藏文发源地和藏香文化的发祥地。当地出产的尼木藏香,被誉为西藏最神圣的香气,享有雪域第一圣香的盛名。

此外,尼木地区自然与文化条件极为优越,有形的物质财富和无形的传统技艺都极为丰富,汇集了吞弥·桑布扎这样的人物以及琼穆岗嘎雪山这样的名山,也包含了“三绝七技”“拉萨手工业中心”“文香发源地”这些美称,因此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促进传统文化传承、旅游增长与产业升级的融合,在签约仪式现场,西藏爱乐福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膳飨链(石家庄)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西藏智江渔业养殖有限公司,西藏大河漂流体育旅游有限公司四家公司与尼木县政府签署了合作意向书,计划投资总额达5500万元。

这个藏香文化旅游节意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呈现尼木古朴的韵味和美丽的景色,致力于塑造‘文香故里’的文化标识,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尼木的强大力量。尼木拥有面积达万米的标准化生产设施、拥有能储存千吨物资的保鲜仓库、拥有设备齐全的吞弥现代农业基地,立足尼木能够发现发展机遇、汇聚发展力量,共同迎接一个时代的进步邀约。”尼木县委书记赵铁岭说。

尼木藏香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是重要的富民产业。近些年,尼木县委和县政府依据本地的自然资源和产业状况,将藏香文化视为推动县域发展和民众增收的重要标志,确立了“123”的发展思路,其中“1”是着力传承藏香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2”是打造吞巴藏香手工制作基地和县城藏香产业现代化生产基地,“3”是着力构建产品、品牌和市场三大体系的建设。尼木县藏香的未来规划注重整体构思,产业布局强调四个核心部分,具体包括手工藏香制造基地、藏香科技创新平台、民族文化传承窗口以及现代化藏香工业集聚区,同时配套完善的推动体系,以此持续增强藏香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促进当地农牧民实现经济收益的提升。

“今日我们推出了六款藏香文化创意商品,包含助眠、醒脑、净化环境等类别,这些年我们不仅在线下售卖,还要感谢尼木县委、县政府主动与线上众多平台沟通,使我们的藏香能够借助网络销售,远销出尼木,让北京、南京、天津等地的顾客得以在线上选购。”这些藏香制品均由县委会与县政府牵头安排的搬迁居民负责完成,使许多民众得以在离家近的地方获得工作,同时兼顾家庭事务。必须高度赞扬党与政府为藏香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推广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县级非遗传承者洛桑旺堆在公开场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这些创新行动既守护了藏香文化,又延续了古老技艺,更使其呈现出崭新活力。当前,尼木县有藏香手工作坊189家,藏香联合体4个,藏香公司2家,藏香制造基地1个。2024年全县藏香销售额为4432.5万元,2025年7月藏香销售额已达到2757.42万元。数字背后,是越来越多农牧民因藏香产业而增收致富的故事。

关键词:藏香文化旅游节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