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青山赏画景,上饶借路兴旅游,95联盟大道勾勒最美廊道
“车辆行进在青山之中,车窗映照出画一般的风光!”初秋的清晨时分,浙江的李女士及其家人驾车进入了衢黄南饶“95联盟大道”的婺源路段。公路如丝带般蜿蜒穿过青翠的山峰和秀丽的水域,静谧的古村落与美丽的公路相互映衬,共同描绘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为他们的上饶之行增添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十四五”期间,上饶市坚持“交通强市”和“全域旅游”两大目标,以道路为画笔,以山水为画卷,把国道省道从简单的通道转变为美丽的风景带,从支撑经济的脉络变成连接幸福的桥梁,走出了一条道路建设与风景打造、旅游发展相互促进的新路径,让便捷畅游的出行体验成为上饶展示给全球的亮丽名片。
以路串景,勾勒最美旅游廊道
“95联盟大道”是省际交通旅游合作的核心项目,依照构筑黄金旅游通道的理念,把四省的优质旅游资源整合成链。这条大道在江西省境内总长370公里,经过江湾、三清山、龟峰这三个国家5A级风景区,连接了19个国家4A级风景区,包含数十个国家3A级风景区和传统村落。近些年,上饶围绕提高道路级别、规范指示标志、增强服务设施、优化沿途景观等方面,展开高规格的建设工作。
路畅是基本条件。S303浙临线连接安徽黄山,不仅承担运输任务,还连接了“金庸故里”“徽饶古道”等许多景点和古村落。原先的公路有些路段等级较低,大客车难以停靠,限制了当地旅游资源的利用。为了解决交通不便的问题,已经按照二级公路的要求进行了升级改造。
据了解,“十四五”时段内,上饶交通单位以打造“便捷旅游路网”为方向,陆续修建或优化了G236鄱阳到余干的高速公路、S303婺源与浙赣交界路段、S203灵山通往上饶的道路、S201广丰至铜钹山的景区连接线等十余条旅游专用公路,总计超过一百公里,逐步形成“快速出行,轻松游览”的旅游路网体系。此外,要增加对道路的维护开支,改进道路两侧的安全设备,确保道路状况良好率达到百分之百。
上饶根据地方实际建设了多种服务设施,包括休憩小径、观景平台、文化宣传墙等,增强了道路沿途的绿化景观和特色区域,改善了道路周边的环境面貌,整体规划了370公里的导览标识和形象识别体系,设立了21处旅游区域指引牌,32个旅行服务站牌,115块辅助信息指示牌,以及465个景观说明牌,在文化旅游圈打造了具有吸引力的道路品牌形象。
棕底白字的景区指示牌标示路径,原木色调的驿馆标牌流露出农家韵味,465件景致标牌包含“朱子文化”“茶文化”“丹霞地貌”等特色,就连围栏上的纹饰也是三清山“巨蟒出山”的轮廓。
浙源服务区新建成,空间宽敞,环境很好,既供应加水、停车、上厕所、买东西、充电、休息、医疗等基本功能,又设置了汽车露营点、党建公路文化墙、游客阅读室、智能信息系统、志愿者服务点等,可以满足游客对出行的高要求。上饶市普通国道和省道已经建成了28个服务设施,包括13个服务区、14个驿站和1个停车区。婺源江湾和辛田,以及万年齐埠和玉山山塘这四个服务区,被评为省级的“星级服务设施”。婺源长滩、三清山北等二十六个关键地点,已经全部配备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
现在沿着95联盟大道行进,途中可以在江湾驿站品一杯皇菊茶,随后到廿八都古镇尝一碗铜锣糕,景色宜人,味道可口,活动有趣,一天之内就能游历两省,感觉非常舒畅!浙江游客王先生深有体会。
现在,“95联盟大道”上饶路段既是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地带旅游的重要线路,也变成长三角地区游客周末出行的主要路径,荣获“2022年全国交通与旅游融合创新项目”和“2024交通运输品牌示范案例”两项荣誉,在文化娱乐界引发了“道路摄影”的新风尚。
以路融景,铺就旅途“山水长卷”
沿着宽阔平坦的省道S202三清山环山公路前行,天空大地山峰道路浑然一体,人与车辆自然景观彼此协调。这条通往著名5A级景区三清山的观光道路,吸引着过往旅人自觉切换休闲观光状态。
广丰去往铜钹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马路两边,樱花、白玉兰、银杏、桂花这些花木陆续开放。德兴G237济宁线双溪水库那片区域,还有S204李太线高铁站到三木源口这些关键旅游点,一长串紫薇花沿着道路两侧展开,粉紫色的花朵挂满枝干,车子在花丛中穿行,像是行进在活动的画中。
横跨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鄱余特大桥,于2022年完工并投入使用,总长度为12.566公里。这座桥梁整体呈现优雅的S形平面布局,其主体结构采用变截面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技术建造。它注重生态保护,与湖泊环境和谐相融,在黄昏时分能够展现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迷人景象。
弋阳县G320路段旁的文化墙绘制有“弋阳腔”脸谱,使过往的游客迅速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S306通怀玉山公路上,“可爱的中国”“清贫”等红色文化标语深入人心,促使路人珍惜美好的生活;G237广信路段、S302婺源路段,则展示着“行上道·饶有为”“奋进强国路·大美上饶行”等具有公路特色的文化标识,表达了公路建设者的文化思想与价值取向。当公路叠加文化元素,诞生出令人惊艳的行业创意。
从G237国道往东走,维修人员在烈日下辛勤工作,负责日常清扫、简单维护和周边环境整理。不管天冷天热、刮风下雨,国道省道总能见到那些忙碌的黄色身影。努力建设“一条路一个景、一年四季都有色彩”的漂亮公路,把全市国道省道变成连接乡村的纽带、构成家乡美景的一部分,是每一位上饶道路人的奋斗目标。
据了解,在“十四五”期间,上饶公路部门已支出养护费用达16.35亿元,完成了832公里的路面维护工作,对259座存在危险的旧桥进行了加固改造,推行了33个安全细节优化工程,治理了143公里的灾害易发路段,成功创建了8个“国省道安全畅通美观”的样板工程,共计建设了162公里的道路。该国道PQI指数从91.32增长到93.49,省道PQI指数则从88.56提升至91.36,均保持在全省领先水平。
以路兴景,点旺一城“山川烟火”
群山环绕、云气弥漫的望仙谷,好似传说中的洞天福地。背倚道教名山葛仙村,风光秀丽,亭台楼阁富有古韵,令人感觉如同进入了历史长河。这些隐匿于山峦峡谷之间的人间乐土,由于出行困难,长久以来不为外人所熟知。S425铅山至葛仙山、S203灵山至上饶、G237广信至望仙谷公路相继建成并升级,葛仙村、望仙谷等景点因此声名鹊起,成为热门游览地,同时带动形成了“公路旅游经济带”的繁荣路段。
婺源整个区域是国家级3A级旅游景区,区域内有270多公里的国道省道公路,它们在青山绿水以及村落之间迂回曲折,并且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紧密相连,共同构成覆盖全境的“快速旅行、悠闲游览”的旅游公路系统,推动了产业园区、观光景点、乡村旅游特色村落的整体进步,使婺源优美的自然风光转化为经济优势,每年吸引游客超过2800万人次。
玉峰村的变化是公路促进乡村发展的优秀案例。这个以红色“清贫”闻名的村庄,平均海拔超过1000米,过去基础建设很差,山区道路崎岖,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生产和日常活动。为了突破玉峰村的发展瓶颈,上饶公路系统投入资金修建了长达18.77公里的怀玉山“空中通道”。曲折回环的怀玉山“天路”已经成为知名的红色旅游线路和广受欢迎的旅行热点,玉峰村每年吸引游客超过三十万,促使村民平均每年增加收入六千元以上。
通过道路建设提升景观风貌,借助道路发展促进产业繁荣。上饶市凭借旅游公路的打造,使得所有通往四A级景点的交通干道均符合三级或更高等级的要求,有力推动了区域旅游和乡村经济的快速进步。根据相关消息,2024年该市迎来游客2.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高达2500亿元。
道路如彩虹般绚烂,朝着远方延伸。未来,上饶交通部门将把公路作为桥梁,加强“公路与旅游、产业、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促使全市普通国道省道公路转变为“覆盖全区的旅游线路”,创造交通与旅游结合的新特色,支援交通与旅游发展的新阶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