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婺女洲度假区非遗活动精彩不断,游客体验感十足

身着古装的NPC为游客表演 婺女洲度假区供图

铁花和烟花一起在夜空中绽放,非遗表演和无人机表演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的风采,江西上饶婺女洲度假区凭借入选《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蓝皮书2025》优秀案例而备受关注,近期因非遗项目持续火爆而广受好评。

十月一日到七日,婺女洲举办了“婺女洲第二届铁花节”一系列文化体验项目,把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沉浸式旅游体验紧密结合,为国庆、中秋假期策划了“特别精彩、特别好玩、特别丰富”的文化旅游活动,让参与者在游玩时体验非遗的独特韵味,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婺女洲徽市街汇集了皮影戏、徽剧、傩舞、杂耍特技、川剧变脸等精彩表演,逛到这里如同进入非遗文化的集中展示地,游客边走边欣赏边互动,感受十分强烈。皮影戏的幕布之后,经验丰富的表演者手指灵动,将流传久远的故事细致呈现;川剧变脸的演员一个转身动作,脸谱就立刻更换,让看客们赞叹不已。另外,也有穿着传统服饰的非玩家角色与参观者热情交流,共同构建富有代入感的叙事环境,引导参观者感受徽州传统韵味和当代艺术设计的巧妙结合。

街道两侧林立的商铺各有千秋。在甲路纸伞作坊里,桐油渗透竹骨,纸伞和雅致的图案相得益彰,墨色与彩绘相互辉映。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甲路纸伞制作技艺的传承者,戴根盛一边精心制作伞具,一边向参观者介绍甲路纸伞的历史。

甲路纸伞以竹子作骨架,用纸张作伞面,完全不用金属部件,怎样才能让纸伞在淋雨泡水后依然能够抵抗风力并且经久耐用呢?这得益于伞的结构设计里所包含的古人精湛的技艺和巧妙的心思。戴根盛说明,江西婺源的甲路纸伞制作技艺以甲路镇命名,伞面用的是吸墨性很好的皮纸,可以在上面书写诗词或者绘制图画,无论晴天阴天都适用,并且非常耐穿用。如今,甲路纸伞在景区特别受欢迎,并且已经卖到了20多个国家跟地区,让全世界都看到了江南烟雨手作的精致之处。

甲路纸伞的延续和发展是本地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体现。在婺女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坊区域里,甲路纸伞、歙砚、婺源木雕等传统手艺的现场演示和详尽介绍,使参观者能够透彻认识这些独具匠心的民间创造。

天色渐暗,古老手艺燃放铁花,使婺女洲呈现别样璀璨光景。广场处,师傅将1600度熔铁奋力抛向高空,猛烈敲击,顷刻间熔铁冲天,化作无数火花。棚花、墙花、铜梁花等各派技艺交替呈现,满天金火似银河坠落,于夜幕中描绘出幅幅绚丽景象。

在抱玉塔附近,尖端技术与古老习俗和谐并存。无人机群以天空为背景,变幻出各种图形,同时灿烂的烟火、水上燃壶的高超技艺也翩翩起舞,给旁观者带来了强烈的感官享受。

天色向晚之际,驾一艘小船在水乡中穿行,别有一番风致。船夫用桨缓缓划动,水面泛起粼粼波光,河岸两侧的徽式民居在夜色中愈发显得古朴雅致。人们陶醉于如梦似幻的情境里,体会着传统工艺与山水风光的完美结合。

借助日夜交替的沉浸式体验设计,婺女洲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体化呈现,白日里的传统技艺展演、互动体验,同夜幕下的铁花表演、烟花绽放、夜间演出形成呼应,令访客从清晨到黄昏都能充分领略“非遗融合旅游”的非凡吸引力,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陈柠溪表示,在这一天见识到这么多历经岁月传承的匠心结晶,内心充满骄傲,她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代表着高雅品味,追求非遗就是追求潮流时尚。

对文化进行深入发掘和充分运用,能够赋予景区旺盛的活力。在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能够亲身感受、实际接触、参与体验的动态文化,显著增加了游客的逗留时长,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和创新开辟了新的途径。婺女洲度假区副总经理李艳东谈到,婺女洲所在地的婺源享有“中国最美乡村”的美誉,春季油菜花盛开,秋季晒秋景色迷人,是当地两张重要的旅游名片,然而夏季天气酷热,导致旅游市场比较沉寂,这成了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婺女洲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同时也为婺源旅游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提供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的机会。

2025年10月9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江西婺女洲:“越非遗,越时尚”》

↓ ↓ ↓ ↓ ↓ ↓ ↓ ↓ ↓

关键词:非遗活动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