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第二天市属公园接待49万人次,北京动物园活动丰富
市公园管理中心公布,在端午节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1日,市属公园和中国园林博物馆合计迎来了49万游客。其中,天坛公园接待了12.2万人次,颐和园接待了10.63万人次,而北京动物园则接待了4.74万人次,这三个公园的游客量位居前三。
端午节假期与“六一”儿童节相遇,北京的公园里涌现了亲子游的狂潮。他们举办了各式各样的“寓教于乐、融乐于景”的文化和科普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游客和市民的游园体验。
北京动物园的双市集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在科普馆广场,一场名为“科技探秘行,动物园里的奇妙发现”的科普市集正热闹进行,孩子们通过参与“认识身边的飞羽精灵”、“动物密码”等互动游戏以及植物科普讲解,体验到了科技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今日正是黑麂“108”号长寿星的庆典之日,现场展开了丰富的祝福互动和行为训练展示等科普活动,使得生日庆典洋溢着浓厚的科普趣味。与此同时,位于铜虎广场西侧的“童趣北动”文创市集也继续对外开放,直至6月8日,它以自然和动物为设计主题,巧妙地结合了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亲子互动以及创意文创产品,为亲子家庭带来了充满教育意义的沉浸式娱乐体验。
中山公园的红色课堂培育着少年的志向。“我心中的少年中国”这一红色主题课程在中山公园内的来今雨轩茶社前精彩上演,中小学生们在红色讲解员的引导下,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少年中国说》。在公园的红色文化展区,讲解员们围绕着展品,向孩子们娓娓道来“文学研究会”的悠久历史。这座建于1915年的古建筑,过去是李大钊、邓中夏等众多先进知识分子汇聚一堂、交流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关键地点,现在则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北京的革命活动遗址之一,通过沉浸式的红色教育,不断强化人们的爱国情感。
中国园林博物馆内,绿植与雅致共舞,迎接双节的约定。踏入“夏风花园”,红粉相间的月季花海与金黄的丁香花相互映衬,香气弥漫;每日举办的四场自然讲解和自然笔记公益活动中,市民得以领略初夏植物的勃勃生机;亲子家庭则能亲手制作传统香囊,体验草木扎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投身于青少年本草植物游戏挑战、松木桩艺术彩绘以及古法香薰体验等丰富活动,孩子们得以与大自然亲密互动,亲手制作出蕴含自然智慧与传统文化元素的纪念品。
此外,在园林小讲师十周年系列活动框架下,一场名为“棕香满园,少年论自然”的科普展示活动正同步展开。众多杰出的园林小讲师们,他们以青春少年的独特视角,生动地诠释了自然的奥秘,并分享了知识的乐趣。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