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云南游客抚远房车营地吃全鱼宴,忆华夏东极之旅

云南游客在抚远房车营地吃全鱼宴。

东极游客。

王颖

夏季来临,自然界充满了生机。浏览微信朋友圈,发现热衷于旅行的朋友们,有的正在筹划着即将的旅行,有的则已经踏上了旅途。这情景不禁让我回想起去年夏天,那段我前往我国华夏东极的难忘之旅。

去年夏季的一天,我与先生乘上去往抚远的绿皮火车。

我坐在卧铺的窗边,凝视着窗外不断变化的风景:列车驶过,一排排树木被甩在身后;接着,一片片稻田和玉米地逐渐远去;随后,又是广阔的草地和蜿蜒的河流,它们依次为火车送行。

火车驶入抚远境内,原本阴沉的天空突然映照出橘红色的光芒。这一抹晚霞让我眼前一亮。透过前方林带,我目睹了那轮被橘红色晕染的太阳。这鲜艳的红色不仅环绕着太阳,还透过树木的缝隙,在林带后方,将云朵染成了一道长长的红带,与夕阳相映成趣。

火车驶入一片开阔的草地,四周无树遮蔽,使得阳光显得更加明亮。原本的橘色光晕不再局限于带状,而是整个天空都染上了橘红色。草地上的色彩也变得丰富起来,靠近阳光的地方呈现出红色,然后逐渐过渡到浅红和浅绿;原本微黄的稻田,此时也如同草地一般,被红色、浅红和浅黄的色彩层层渲染。随着夜幕降临,太阳缓缓西沉。直至天际仅剩一条浅橘色的光带,草地、树木、稻田和玉米才重新恢复了它们原本的色彩。我恋恋不舍地把眼睛从窗外移回……

翌日天气依旧阴沉,我和伴侣步出下榻的酒店,决定前往东极鱼市一游。该市场的两旁店铺几乎清一色售卖鱼类。每家店铺前都摆放着鱼摊,由此可见抚远乃产鱼之地。这里出售的鲟鳇鱼、大马哈鱼居多,且均为野生。市场不仅售卖活鱼,还有各式鱼制品,诸如鱼干、冻鱼,以及现制的鱼松。逛鱼市时,我发现几乎每个摊位前都摆放着一口硕大的锅,那是用来制作鱼松的。我驻足在一处摊位前观察了一段时间。我目睹了他们将新鲜鱼儿放入大锅烹煮的情景,还见证了相邻摊主炒鱼的步骤,以及鱼松冷却后装袋、装瓶、打包的全过程。我正是在那里购买了新鲜出炉的鱼松。这里的摊主非常热情,不仅帮我找到了快递员,还帮我将购买的商品快递回家。摊主热情地提出建议,若欲品尝炖鱼,可在本处选购,随后至餐馆加工,仅需支付加工费用即可。果不其然,我们选购了鱼,前往餐馆,店主仅收取了我们20元的加工费用。

遗憾的是,当时正值大雨倾盆,东极广场积水严重,我们未能如约前往。无奈之下,我和先生改变了路线,前往了东极阁……

那几日,连绵的阴雨笼罩了天空,原本打算观赏日出、探访蔓越莓种植园的计划未能如愿,心中不免有些失落。然而,我国最东端的邮局、东极宝塔、鱼博馆以及黑瞎子岛湿地公园等地,却为我们带来了别具一格的体验,此行依旧收获颇丰。

我们计划前往建三江欣赏水稻画作,于是那日清晨,我们离开了抚远市,乘坐了名为“红松故乡号”的绿皮火车。一踏上这班早班车,抚远市便再次以它独特的魅力震撼了我们。尤其是2号车厢,车厢内挂满了画作,其精美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哈尔滨冬季公交车上所挂的“大花衣服”。从行李架的上方到车厢入口,每一处都贴满了农副产品的宣传海报。踏入车厢,左侧的绿叶中隐约可见上方的蔓越莓和下方的蓝莓果实,右侧上方则是松塔,下方摆放着蘑菇。这广告车厢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并未急于寻找座位,而是沿着车厢走了一圈。车厢两侧布满了鱼、蛋、肉豆等宣传画,仿佛我置身于农贸市场的展览厅。我对这广告策划人的才华深感敬佩,有这样的能人,东极抚远怎能不繁荣昌盛呢?

当我抵达3号车厢时,上方行李架上那幅布满古诗词的宣传画再次令我心灵震撼,这列火车简直就是诗意与远方以及人间烟火共融的典范。2号和3号车厢的这些宣传画,宛如为抚远增添了一对翅膀,让他们的文化旅游名片和农产品能够随着火车飞往祖国的四面八方。

车轮在转,我在想,那建三江的稻田画,又会给我怎样的震撼呢!

本版图片均由苏强 韩东贤摄

关键词:旅游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